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态 正文
世界最小兽类再现北京!千万别捉
2025-10-20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阅读量:3448

10月18日,一家科普教育机构在昌平区虎峪景区内开展地质和生物多样性考察活动时,意外遇到一只非常“迷你”的小动物。经现场带队的生态学者确认,这是一种《北京兽类志》中一直有记载、但很少能被人们遇见的鼩鼱(qú jīng)——北小麝鼩。

▲鼩鼱现身北京郊区 科普游子供图

北小麝鼩长得很像老鼠,但和老鼠又不是一类动物,因为它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虫目鼩鼱科麝鼩属,而老鼠属于啮齿目。北小麝鼩是小型哺乳动物,体背面包括头部、背部、四肢及尾上面呈褐棕色,腹面灰棕色,齿尖白色,尾具稀疏白色长毛,主要分布于中国黑龙江、河北、北京、山东等二十余省份及欧亚大陆古北区。

这种小动物又分几个亚种,包括北小麝鼩新疆亚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伊犁)等地;北小麝鼩叶尔羌亚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南部叶尔羌河)等地;北小麝鼩四川亚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等地;北小麝鼩山东亚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安徽、内蒙古、山东、山西、江苏、辽宁、宁夏、浙江等地。

北小麝鼩是一种小型鼩鼱,和鼩鼱科其他动物一样体态轻盈小巧。据了解,鼩鼱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兽类,和人类一样拥有乳腺,是地球上最早诞生胎盘的动物,堪称哺乳动物中的活化石。鼩鼱还拥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例如有些种类的鼩鼱心跳速度可达惊人的每分钟1200次,还会分泌麻痹猎物神经的毒素。

鼩鼱在自然界的生态位置极其独特,对维持生态平衡起到非常独到的作用,同时它们对环境非常敏感。鼩鼱的出现,证明北京郊区浅山地区的生态持续恢复向好。

中国林学会专家、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生态学者马庆宇表示,北京原本分布有3种鼩鼱,但当前对北京鼩鼱科动物的研究还比较少,市民遇到它们千万不要捕捉,好好保护它们,它们将为北京的生物多样性链条补充非常关键的环节。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