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食品 正文
今起灭菌乳新国标实施!配料表有这三个字不能算纯牛奶
2025-09-16 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等 阅读量:2790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1号修改单,9月16日起,我国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牛(羊)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将作为调制乳管理。这一规定从源头上保证了灭菌乳的纯正性,使得国产纯牛奶更“纯”了。

什么是复原乳?

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或“还原奶”,是指将干燥的乳制品(乳粉)与水按比例混匀后获得的乳液,通俗地讲就是用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

一直以来,我国乳制品市场以液体奶为主导,主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调制乳等品类。其中,灭菌乳即人们常说的常温纯牛奶,是主要的消费品类,占比最高。

它又分两种,即超高温灭菌乳、保持灭菌乳。超高温灭菌乳指的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在连续流动的状态下,加热到至少132℃并保持很短时间的灭菌,再经无菌灌装等工序制成的液体产品。保持灭菌乳指的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无论是否经过预热处理,在灌装并密封之后经灭菌等工序制成的液体产品。

新国标出台后,意味着市场上标注为“灭菌乳”的产品,其原料只能是直接从奶牛、羊身上挤出的生乳,不能再使用奶粉兑水还原而成的复原乳。

纯牛奶中为何要禁用复原乳?

从营养角度看,添加了复原乳的牛奶经历了多次热加工,一些对热敏感的营养成分,例如免疫球蛋白、活性酶、乳铁蛋白、活性钙等容易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口感风味、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因此,直接用生鲜乳加工的产品比复原乳加工的产品营养价值更高,口感、风味也会更好。

这次国家修改灭菌乳标准,主要是因为现在国内奶牛养殖水平提高了,鲜奶产量足够多,质量安全更不必担心,完全能满足加工纯牛奶的需求,所以更鼓励直接用鲜奶生产,灭菌乳产品包装将只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不再标注复原乳相关内容。

其实,只用生鲜乳生产灭菌乳也是国际通用标准,例如,欧盟成员国、日本、新加坡、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等都明确要求,灭菌乳生产仅以生鲜乳为原料。业内专家认为,灭菌乳新国标施行后,有助于进一步规范进出口奶制品的质量,提升国产灭菌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加启介绍,此次修订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生乳为原料生产的灭菌乳,保留了更多的天然营养成分,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保留更多活性物质的高品质乳品;二是灭菌乳产品包装将只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不再标注复原乳相关内容,标签更加清晰,消费选择更为简单直接。

不过,复原乳并非一无是处,从某种程度来说,很多地方仍需要复原乳这种“经济适用奶”,它在方便、易运输、实惠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也常应用于乳饮料、酸奶等产品中。事实上,此次国标的修订仅针对灭菌乳,而像酸奶、奶酪、冰激凌等产品仍可合法使用复原乳,但必须标出来。

如何区分配料表中的各类乳制品?

灭菌乳是我们常说的纯牛奶,和保质期较短且需低温储存的鲜奶相比,灭菌乳保质期可达到6个月以上,仅需常温储存;

巴氏乳是经过巴氏杀菌后的低温鲜牛奶;

调制乳可以理解为80%以上的奶加上其他配料,配料可以是食品添加剂或水、水果、谷物、糖等,比如各类酸奶和含乳饮料;

复原乳是干燥后的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

含乳饮料是饮料,不是牛奶。虽然这类奶饮料喝着口感较好,但难以补充优质的营养。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牛奶?

1.看配料表:首选原料只有“生牛乳”“鲜牛乳”的纯牛奶。

2.看营养成分表: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得低于每100毫升2.8克。蛋白质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自然越高。一般来说,每100毫升牛奶中的钙含量在90~120毫克;如果钙含量高于120毫克,就可以称为高钙奶。

3.按需选择:

全脂牛奶:脂肪含量3.0~3.8g/100ml,保留脂溶性维生素(A、D、E),适合儿童、青少年、需要维持营养均衡的人群。

低脂牛奶:脂肪含量1.0~2.0g/100ml,适合控脂但不严格限脂的人群。

脱脂牛奶:适合严格控脂、高血脂的人群(但口感较淡,脂溶性维生素可能减少)。如果您有血脂异常的情况,可以适当选择脱脂奶或半脱脂奶。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更建议喝全脂奶。

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上观新闻、金羊网、农视网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开课!覆盖1400多所学校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2023年2月“科学”流言榜:复原乳是“假牛奶?促排取卵致更年期提前?
2023-03-03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