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陈美华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或溃疡等病症,同时还会表现为手、足、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水疱。手足口病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轻症,但若护理不当或延误治疗也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威胁儿童健康。该病的高发期为春夏季,这一阶段儿童家长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健康情况,正确认识、及时预防、有效处理,避免疾病进展,本文将从认识疾病、家庭护理要点和预防策略三个方面为家长提供全面、实用的指导,以期帮助孩子平安度过手足口病高发季。
1.正确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在儿童中有较强的传播力。手足口病的传播主要有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途径传播等形式,且病毒可在环境中存活数天,因此保持环境清洁也是防控手足口病的关键。手足口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其中又以3岁以下婴幼儿更为常见,这一阶段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加之对周围环境好奇,且没有养成健康的个人生活习惯,因此成为手足口病病毒的攻击对象。托儿所、幼儿园易出现聚集性疫情,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2.家庭护理要点
(1)环境护理
一旦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家长应保持冷静,首先要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使用含氯消毒液对家具、门把手、玩具、地板等进行清洁,患儿的衣物、被褥应单独清洗,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在热水洗涤后于阳光下晾晒。其次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使用空调直吹,室内湿度也应保持在50%~60%,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最后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家长在照顾孩子时最好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正确洗手,另外若家中有多个孩子也要创造条件使患儿与其他孩子隔离开。
(2)饮食护理
家长在准备患儿饮食时要以米粥、面条、蒸蛋、土豆泥等易消化的软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另外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帮助口腔黏膜修复,若孩子食欲极差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儿童复合维生素或营养补充剂。
由于口腔疼痛,患儿可能不愿进食或饮水,易引发脱水,因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多次少量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稀释的果汁。
(3)皮肤及口腔护理
孩子皮疹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儿童抓挠造成的继发感染,不建议使用刺激性药膏或酒精擦拭创面,可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若瘙痒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另外口腔溃疡也是手足口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可使用温盐水或儿童专用的无刺激漱口水漱口,每日3~4次,以缓解疼痛,加速溃疡愈合。另外可在溃疡处涂抹开喉剑喷雾剂或口腔溃疡贴,不要使用含酒精或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加重口腔损伤。
3.预防策略
指导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应及时洗手,可使用肥皂+流动水洗手,掌心、手背、指缝、指尖以及手腕都要搓洗,洗手时间要在20秒以上,另外也要纠正儿童揉眼睛、抠鼻子、吃手等不良习惯。在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食物要煮熟煮透,避免儿童食用生冷食品,生食瓜果蔬菜要彻底清洗干净,最好去皮食用。家长也要在手足口病流行季以及儿童免疫力低下时避免带孩子去商场、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目前我国已有针对EV71型病毒的手足口病疫苗,建议6个月至5岁儿童于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避免该病发生。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多数儿童为轻症,但在高发季节仍需引起高度重视,避免疾病进展,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道防线应从科学认知出发,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鼓励儿童养成良好饮食和卫生习惯,筑起坚实的健康屏障,降低孩子患病风险,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单位:株洲市渌口区人民医院,省市:湖南省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