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盆底肌修复训练:产后恢复的必修课
2025-03-2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6万

撰文/吴晓琳

在经历漫长且辛苦的怀胎十月,又闯过分娩这一难关后,新妈妈们满心欢喜地迎来了可爱的宝宝。不过此时,产后身体恢复成了她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众多恢复项目里,盆底肌修复训练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位置,如同开启产后健康生活的一把钥匙,是产后恢复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了解盆底肌

盆底肌,简单来说,就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看似不起眼的肌肉群,却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像一张“吊床”,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维持着它们的正常位置。同时,盆底肌还参与控制排尿、排便,对维持性生活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

在怀孕过程中,随着胎儿的逐渐长大,子宫重量增加,盆底肌持续受压,不断受到牵拉。而分娩时,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盆底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顺产时,胎儿通过产道,会直接拉伸盆底肌肉和神经,导致盆底肌松弛;剖宫产虽然避免了胎儿对产道的直接挤压,但孕期对盆底肌造成的损伤依然存在。

盆底肌受损的危害

如果产后不重视盆底肌修复,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首先,最常见的就是尿失禁。许多新妈妈在咳嗽、大笑、打喷嚏或者提重物时,会出现不自主的漏尿现象,这不仅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还可能影响新妈妈的心理健康,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

其次,由于盆底肌松弛,无法有效承托盆腔脏器,子宫、膀胱、直肠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垂。轻度脱垂可能仅表现为下腹部坠胀感,而严重的脱垂会影响正常生活,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另外,盆底肌受损还会对性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松弛的盆底肌会导致性生活时敏感度下降,性快感减弱,还可能引起性交疼痛,进而影响夫妻关系。

盆底肌修复训练的重要性

及时进行盆底肌修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够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提高其收缩能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预防盆腔脏器脱垂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修复后的盆底肌能提升性生活质量,让新妈妈重拾自信,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

而且,盆底肌修复训练不仅对当下的健康有益,从长远来看,还能降低女性在更年期后因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盆底肌修复训练方法

1.凯格尔运动:这是最常见且简单易行的盆底肌修复训练方法。新妈妈们可以先找到盆底肌的位置,就像中断排尿一样,感受那块肌肉的收缩。然后进行收缩训练,每次收缩保持3~5秒,再放松3~5秒,如此反复进行,每组10~15次,每天进行3~4组。随着训练的深入,可以逐渐增加收缩次数。

2.借助仪器训练: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专业的盆底肌修复仪器,医院也通常会提供盆底康复治疗服务。这些仪器通过电刺激等方式,帮助新妈妈更好地锻炼盆底肌。在医院,医生会根据个人情况设置合适的参数,进行规范化的训练,效果往往更加显著。

3.生物反馈训练:这也是一种较为科学的训练方法。通过仪器监测盆底肌的活动情况,并以图像、声音等形式反馈给新妈妈,让她们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训练效果,从而调整训练方式,提高训练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训练注意事项

在进行盆底肌修复训练时,新妈妈们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肌肉疲劳。训练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减少增加腹压的行为,如提重物、便秘时用力排便等。

总之,盆底肌修复训练对产后妈妈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训练绝非可有可无,它紧密关联着妈妈们当下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漏尿、脏器脱垂等问题若不解决,生活将充满困扰。而且,它对未来健康影响深远,能降低多种疾病风险。新妈妈们务必高度重视,把它当作产后恢复的关键任务。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科学且有效地训练,促使身体早日恢复,以更充沛的精力和热情,尽情享受新生命带来的幸福美好时光。

(单位:博白县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产后盆底肌修复黄金期:凯格尔运动+医学干预全方案
2025-02-24 北京科技报
产后康复:产后盆底肌修复的重要性与方法
2025-01-1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