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骨折愈合期间需补充的关键营养素
2025-03-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3万

撰文/赵金锋

骨折是骨骼完整性的破坏,其愈合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理过程,涉及炎症反应、软骨痂形成、硬骨痂重塑等多个阶段。营养支持作为骨折愈合的基础保障,不仅影响愈合速度,还直接关系到骨骼功能的恢复质量。科学研究表明,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合理补充,可显著促进骨痂形成、增强骨密度并减少并发症。然而,盲目补充可能导致代谢负担或器官损伤。本文将从医学营养学角度,系统阐述骨折愈合各阶段需重点补充的营养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患者提供可以参考的科学指导。

一、蛋白质:骨骼修复的“建筑材料”

1.作用机制

蛋白质是骨基质中胶原蛋白的主要成分,占骨有机质的90%以上。骨折后,胶原蛋白合成需求增加,以构建骨痂支架。蛋白质缺乏会导致成骨细胞活性下降,延缓软骨痂向硬骨痂的转化。

2.摄入建议

每日需求量:骨折患者需摄入1.2~2.0g/kg,较健康人群增加20%~50%。

优质来源:乳清蛋白(如牛奶、酸奶)、鸡蛋、鱼类(如三文鱼、金枪鱼)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

3.注意事项

避免过量: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摄入量,防止氮质血症。

搭配维生素C: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增强蛋白质利用效率。

二、钙与维生素D:骨骼矿化的“黄金搭档”

1.钙的作用

钙是骨骼矿化的核心元素,骨折后血钙向骨痂转移,可能导致暂时性低钙血症。每日需补充800~1200mg,优先选择牛奶、奶酪、深绿色蔬菜(如西兰花、羽衣甘蓝)及强化食品。

2.维生素D的协同效应

促进肠道钙吸收,调节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每日需600~800IU,阳光暴露不足者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3制剂。

3.监测与调整

定期检测血钙、磷及25-羟维生素D水平,避免高钙血症或维生素D中毒。

三、维生素K:骨钙素的“激活剂”

1.作用机制

维生素K依赖性骨钙素可结合钙离子,促进骨基质矿化。研究显示,维生素K缺乏者骨折风险增加30%~50%。

2.摄入建议

每日需90~120μg,优先选择纳豆、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及发酵食品。避免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同服,可能影响药效。

四、抗氧化营养素:炎症调控的“多面手”

1.维生素C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成骨细胞的损伤。每日需100~200mg,柑橘类水果、草莓、彩椒为优质来源。

2.锌

参与DNA合成及细胞增殖,加速软组织修复。每日需15~20mg,牡蛎、牛肉、南瓜籽为高锌食物。

五、特殊营养素:针对性补充策略

1.镁

维持骨密度,调节钙磷代谢平衡。每日需300~400mg,坚果(如杏仁、腰果)、全谷物及深色蔬菜为良好来源。

2.Omega-3脂肪酸

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骨痂形成。每周需2~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或补充鱼油制剂。

六、结论

骨折愈合是营养、代谢与修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蛋白质、钙、维生素D及维生素K构成营养支持的核心框架,抗氧化营养素与微量元素则提供精准调控。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补充方案,避免单一营养素过量或不足。同时,需注意营养补充与药物治疗的相互作用,如维生素K与抗凝药的禁忌。未来,随着精准营养学的发展,基于基因检测与代谢组学的营养干预将进一步提升骨折愈合效率,助力患者早日恢复骨骼健康与行动自由。

(单位:阜平县医院,省市:河北省保定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骨折愈合全过程:医生带你一探究竟
2025-02-28 北京科技报
骨折愈合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骨折愈合的奇妙生物力学
2025-01-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