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创关注 正文
时速600公里!能“贴地飞行”的列车来了
2025-07-11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743

一块全景屏取代驾驶室,乘客坐进车头,轨道在眼前铺展——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中国磁浮列车给出的未来出行方案。

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时速达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颠覆性技术:从“滑跑”到“悬浮”的革命

超导电动磁浮的核心秘密藏在车底——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线圈相互作用,产生强大磁场将列车托离轨道约10毫米。这种“无接触运行”模式彻底消灭了机械摩擦,使列车具备惊人的性能优势。中车长客高级工程师邵南现场演示时比喻:“如同飞机起飞,低速需轮胎滑跑,高速才能展翼升空。”当列车加速至150公里/小时,橡胶辅助轮自动收起,车身进入全悬浮状态。这一设计让列车可灵活应对隧道、坡道等地形,爬坡能力比传统高铁提升30%,转弯半径缩小至同速度高铁的一半。

更关键的是经济性。由于取消机械接触部件,维护成本降低40%以上,噪音比现行高铁再降4分贝,近乎图书馆环境的静谧水平。

当驾驶室变成“IMAX影院”。走进车厢,传统驾驶室已消失无踪。车头位置被一块宽约3米的全景屏取代,乘客轻触按钮,即可切换至“司机视角”,实时观看轨道在眼前延伸的景象。“这是全球首款真正意义上的全无人驾驶客运列车。”控制系统工程师透露,所有指令均由地面控制中心完成,列车通过5G+北斗双系统实现厘米级定位。

这条科技突破之路始于2016年。当时科技部将高速磁浮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集结30余家科研单位联合攻关。2019年5月,首辆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经过六年技术迭代,工程团队攻克了超导材料低温保持、大功率直线电机等12项核心技术,取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文望青表示,2024年已掌握常导磁浮工程建造关键技术,此次亮相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600公里级磁浮全系统技术的国家。

为何要研发时速600公里的磁悬浮?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小鸿解释到,这与我国国土空间尺度和连接核心城市间距离有关系。我国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核心大城市,间距在1000多公里,如果要让大都市群相互联系,并且能在时间效益上发挥优势,两点间加上停站希望是三小时可达。出于实际需求,我们把目标速度放在了时速600公里。

这也给我们国家整个的工业制造水平、研发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速度越高,技术水准也越高。

我国目前高铁时速约为350公里,大型客机时速为800-1000公里,“我们还需要一种交通工具,来填补轮轨和航空运输间速度空白,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恰好位于高铁和飞机之间,可以很好地填补这一速度空白。”陈小鸿表示,我国幅员辽阔,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等主要几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群间的连通只靠现有交通方式还不够,从整个客流需求上都有增加线路、提高运力的要求。

同时,发展高速磁浮不仅是研发新交通工具,更是抢占技术制高点。高速磁浮由磁浮车辆、地面牵引控制、运行控制、线路轨道系统构成,涉及学科、专业众多,是一项技术难度极高的系统工程。作为世界轨道交通技术的一个“制高点”,高速磁浮技术研发一直备受世界各国重视。

陈小鸿表示,600公里时速的磁浮系统,还会对关联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等带来很重要的引领和贡献,有利于我国轨道交通技术在国际上持续领先,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抢占技术制高点,是落实交通强国发展战略的需要。

磁浮列车安全吗?

众所周知,磁浮列车用了电磁原理才得以“浮起来”和“跑起来”,如果突然断电,高速运行的列车会脱轨吗?会有电磁辐射吗?

首先,大可不必担心脱轨问题。

陈小鸿解释,这是因为磁浮列车车厢下端像伸出了两排弯曲的“胳膊”,将钢轨紧紧“抱住”,突然断电也不可能脱轨和侧翻。而且,无论是台风、暴雨还是雨雪冰冻,都不会影响它安全运行。

加之磁浮列车一般都会配有备用电源以及其他安全机制,即使突然停电,也不会立刻失去电流和悬浮力而掉落在轨道上。

比如,我国研发的高温超导电动悬浮技术,使用了高温超导线圈,即使是车辆断电,高温超导线圈也可以保持1到2个小时之内磁场不大幅衰减,列车有足够时间行驶到救援或者疏散比较便利的区域,保证乘客安全。

同时,“拉着”磁浮列车动起来的供电系统布置在地面,采用分段供电,同一供电区间只能有一列车行驶,基本无追尾风险。

另外,电磁辐射也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磁浮列车确实存在电磁辐射,但是否会对乘客和周边居民健康造成危害是另一回事。

陈小鸿表示,由于磁浮列车是抱轨运行,提供动力的电磁场均锁定在内部,“磁浮列车的电磁辐射比看电视、打手机还要小。”

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科学大院、高铁四方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多地解禁!又火起来的“中华田园犬”到底是种什么犬?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