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拍X光片要注意什么?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935

撰文/胥博文

X光检查是医学影像诊断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肺部、骨骼、腹部等部位的疾病筛查和诊断。然而,由于X射线具有电离辐射,检查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事项,以确保检查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拍X光片的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配合检查,保障自身健康。

一、X光检查的基本原理与常见类型

1. X光成像原理

X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穿透人体组织,但不同密度的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例如:骨骼(高密度)吸收较多X射线,在影像上呈白色。肺部(低密度)吸收较少,影像呈黑色。肌肉、脂肪等软组织介于两者之间,呈灰色。通过这种对比,医生可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判断是否存在病变。

2. 常见X光检查类型

胸部X光:检查肺炎、肺结核、心脏扩大等。

骨骼X光:诊断骨折、关节脱位、骨肿瘤等。

腹部X光:排查肠梗阻、结石等。

其他特殊检查:如钼靶(乳腺检查)、消化道造影(需服用对比剂)等。

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1. 告知医生自身情况

是否怀孕或可能怀孕(X射线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近期是否做过类似检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照射;是否有过敏史(如使用碘对比剂需提前测试)。

2. 穿着与物品准备

避免穿戴金属物品(项链、耳环、带金属扣的衣物等),以防影像伪影干扰诊断。部分检查需空腹(如腹部X光、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前4~6小时禁食。儿童或行动不便者可能需要家属陪同,但陪同人员也需穿戴防护铅衣。

三、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配合技师指令

保持静止,轻微移动可能导致影像模糊,需重新拍摄。按要求屏住呼吸(如胸部X光),减少呼吸运动造成的干扰。调整合适体位,确保检查部位清晰成像。

2. 辐射防护措施

非检查部位用铅衣遮挡(如甲状腺、性腺等敏感器官)。儿童、孕妇需特别防护,必要时考虑替代检查(如超声)。陪同人员应远离照射区域,或穿戴防护装备。

3. 特殊情况处理

创伤患者:可能无法自主移动,需医护人员协助摆位。

危重患者:需监测生命体征,优先快速完成检查。

幽闭恐惧症患者:可提前沟通,必要时使用镇静药物。

四、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 观察身体反应

如使用对比剂,需留意是否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并及时就医。普通X光检查无特殊禁忌,可正常饮食和活动。

2. 妥善保管影像资料

X光片应避免折叠、暴晒或潮湿,以免影响后续复诊使用。数字化影像(DR)可存储在光盘或云端,方便携带和传输。

3.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保留检查记录,就诊时主动告知医生,避免短期内多次照射。儿童、育龄女性、孕妇应谨慎评估检查必要性。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 儿童

儿童对辐射更敏感,应优先选择无辐射检查(如超声)。必须做X光时,需调整低剂量参数,并严格防护非检查部位。

2. 孕妇

妊娠早期尽量避免X光检查,除非紧急情况且无替代方案。检查时需用铅衣严密遮挡腹部和骨盆。

3. 老年人

可能伴随骨质疏松,检查时需注意体位,避免意外受伤。肾功能减退者,使用对比剂前需评估风险。

六、X光技术的进步与安全性提升

现代X光设备已大幅降低辐射剂量,并提高成像质量:

数字化X光(DR):辐射更少,成像更快,便于存储和传输。

自动曝光控制:根据患者体型智能调节参数,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AI辅助诊断:帮助医生更精准识别病变,减少误诊和重复检查。

结语

X光检查是重要的医学诊断工具,但合理使用和防护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检查前、中、后的各项准备,尤其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随着技术进步,X光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但仍需遵循“最小剂量、最优效果”的原则,确保医疗安全。

(单位: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省市:河北省秦皇岛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一图读懂|关于X光片、CT、核磁共振,这些真要搞清楚
2025-05-27 北京日报客户端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