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孩子换牙期需警惕:这3种“不良习惯”可能导致牙齿畸形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540

撰文/张璇

当孩子口中摇摇欲坠的乳牙开始脱落,第一颗恒牙萌出,意味着换牙期的到来。这一阶段通常从6岁左右持续到12~13岁,是孩子牙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然而,许多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牙齿是否顺利替换,却忽略了一些日常小习惯对牙齿发育的影响。吮指、偏侧咀嚼、用口呼吸这3种常见的不良习惯,看似无害,实则可能成为牙齿畸形的“隐形推手”。

一、吮指:甜蜜的“陷阱”

3岁前的吮指行为属于正常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孩子获得安全感。但如果到了换牙期,孩子仍频繁吮指,尤其是吮拇指,就可能引发一系列牙齿问题。当孩子将拇指含在上下牙之间时,拇指的力量会持续压迫上牙向内、下牙向外生长,久而久之,上牙弓会逐渐变窄,形成“龅牙”或“地包天”。同时,长期吮指还会导致前牙开合,影响孩子的咀嚼和发音功能。

有研究表明,每天吮指超过4小时、持续时间超过1年的孩子,出现牙齿畸形的概率比正常孩子高出3~5倍。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吮指习惯,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可通过陪伴游戏、增加户外活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或在孩子手指上涂抹苦味剂,帮助孩子逐渐戒除这一习惯。若孩子到了6岁后仍无法戒除,应及时咨询口腔医生,借助专业矫治器进行干预。

二、偏侧咀嚼:不对称的“隐患”

偏侧咀嚼是指孩子长期只用一侧牙齿咀嚼食物。造成这一习惯的原因多样,可能是一侧牙齿有龋齿、牙龈肿痛等问题,迫使孩子不自觉地用另一侧咀嚼;也可能是单纯的偏好。但无论何种原因,长期偏侧咀嚼都会对口腔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经常咀嚼的一侧,咬肌和颌骨会因过度使用而发育过度,导致面部不对称;而不常用的一侧,由于缺乏食物摩擦和咀嚼刺激,牙面易堆积牙菌斑和牙结石,增加龋齿、牙周炎的发病风险。此外,偏侧咀嚼还会使双侧牙齿磨损程度不一,破坏正常的咬合关系,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出现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

家长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咀嚼方式,若发现偏侧咀嚼问题,应先带孩子检查口腔,治疗牙齿疾病,消除疼痛诱因。同时,提醒孩子有意识地练习双侧咀嚼,均衡使用牙齿,避免面部和牙齿发育失衡。

三、口呼吸:无声的“牙齿杀手”

正常情况下,人们通过鼻腔呼吸,空气经鼻腔过滤、湿润后进入肺部。但当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时,就会不自觉地改用口呼吸。长期口呼吸会改变口腔内的气压平衡,使上牙弓失去正常的支撑,逐渐变窄变长,形成高拱的腭盖;同时,舌头下沉,会推动下牙向前生长,造成下颌后缩、龅牙等面型改变,也就是常说的“腺样体面容”。

除了影响面部美观,口呼吸还会使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减少,削弱口腔的自洁能力,增加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概率。家长若发现孩子睡觉时打鼾、张嘴呼吸,或白天习惯用口呼吸,应及时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和口腔科就诊,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因习惯导致的口呼吸,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呼吸矫正器,帮助孩子恢复正常呼吸方式。

结语

孩子的牙齿健康关系到一生的口腔功能和面容美观。在换牙期,家长要多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吮指、偏侧咀嚼、口呼吸等不良习惯。同时,培养孩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每半年涂氟一次,必要时进行窝沟封闭,为孩子的牙齿健康保驾护航。只有重视这些细节,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换牙期,拥有一口整齐健康的牙齿。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省市:河北省张家口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多地解禁!又火起来的“中华田园犬”到底是种什么犬?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