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闫立娇
癌症,这一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创伤,癌痛更是让患者苦不堪言。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因此,了解癌痛药物,合理使用这些药物来缓解癌痛,对于癌症患者至关重要。
一、癌痛药物的主要类型
癌痛药物主要分为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辅助药物。阿片类药物是癌痛治疗的核心药物,适用于中重度疼痛。吗啡是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的方式给药,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羟考酮为长效阿片类药物,适合持续疼痛控制,能长时间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为患者提供持续的镇痛效果。芬太尼透皮贴剂则适用于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使用方便且效果持久,药物可通过皮肤缓慢释放,持续发挥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度癌痛或作为辅助治疗。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疼痛和炎症,对于早期癌症引起的轻度疼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双氯芬酸具有抗炎和镇痛双重作用,常用于骨转移相关疼痛,能有效减轻骨转移部位的红肿、疼痛等症状。对乙酰氨基酚安全性较高,适合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其镇痛作用相对较弱,但对于轻度疼痛仍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二、癌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癌痛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按时用药,应按照规定时间间隔规律性地服用止痛药,而不是疼痛爆发时再用药。如常用的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等用于疼痛的维持治疗,应每间隔12小时规律用药,这样有利于维持有效、稳定的血药浓度,更好地控制疼痛,保证疼痛持续缓解。
其次是个体化给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明显,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并无标准的用药剂量,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足够剂量的药物,尽可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同时,还应鉴别是否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质,考虑联合用药的可能。此外,还要注意药物的具体细节。
三、癌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癌痛药物在发挥镇痛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以及尿潴留等。对于便秘,可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运动,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恶心、呕吐可在用药前给予止吐药物预防。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热敷膀胱区等方法缓解,必要时可进行导尿。
非甾体抗炎药有天花板效应,当剂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再增加剂量,并不能增强镇痛效果,毒性反应反而会明显的成倍增加。如塞来昔布每日最大剂量为4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每日最大剂量为2000毫克。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还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用药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
四、癌痛治疗的综合策略
癌痛治疗不仅仅是药物治疗,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治疗方法。放疗可以缓解癌症疼痛,特别是对于骨转移引起的疼痛,通过破坏肿瘤细胞,减轻疼痛。化疗可以治疗癌症,也可以缓解疼痛,杀死癌细胞,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可以通过血管或皮肤进入体内,对肿瘤进行治疗,如经皮穿刺肿瘤消融、经皮血管栓塞等。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来阻断神经传导的方法,可以缓解癌症引起的神经痛。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心理咨询、心理支持等可以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疼痛感知。中医治疗如中药、针灸、按摩等也可以缓解癌症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癌痛药物在缓解癌症疼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了解癌痛药物的类型、合理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处理,以及癌痛治疗的综合策略,对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在癌痛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止痛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