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面瘫康复护理:重塑面部微笑密码
2025-02-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9589

撰文/杜晶晶

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它可能由病毒感染、免疫紊乱、外伤或肿瘤压迫等多种原因引发,表现为患者一侧面部肌肉瘫痪,出现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等症状。面瘫不仅影响容貌,更可能引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数据显示,约70%的面瘫患者通过科学康复护理可完全恢复面部功能,而延误治疗或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永久性后遗症。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面瘫的康复护理要点,助力患者重拾自信笑容。

一、急性期护理(发病后1~7天):减轻水肿,保护角膜

1.眼部护理

眼睑闭合不全:白天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每小时1次,夜间涂抹红霉素眼膏,防止角膜干燥、溃疡。

佩戴眼罩:外出或睡眠时佩戴透明眼罩,避免风沙、异物刺激。

眼部按摩:用无名指轻柔按摩眶周,促进血液循环,每日3次,每次5分钟。

2.口腔护理

口腔清洁: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滞留引发口腔感染。

咀嚼训练:从软食(如粥、面条)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硬物损伤口腔黏膜。

3.热敷与按摩

热敷:用40℃湿热毛巾敷于患侧面部,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注意避免烫伤。

面部按摩:沿面肌走向轻柔推拿,从眉弓至颧骨,从口角至耳前,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4.饮食管理

软食为主:选择米糊、蛋羹、果蔬泥等易咀嚼食物,避免辛辣、过烫食物刺激。

补充B族维生素:多吃瘦肉、蛋黄、绿叶蔬菜,促进神经修复。

5.心理支持

家庭关怀:家属避免过度关注患侧面部,多与患者交流非面部话题,减轻心理压力。

正念训练:引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冥想缓解焦虑,每日10分钟。

6.用药指导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需在发病72小时内足量使用,逐步减量,避免突然停药。

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片需与食物同服,减少胃肠道刺激。

二、恢复期护理(发病后1周~6个月):激活面肌,重建表情

1.表情肌训练

基础训练:用力上提患侧眉毛,保持5秒,重复10次;用力闭合眼睑,感受肌肉收缩,每日3组,每组15次;用患侧口角含气,维持10秒,防止漏气。

进阶训练:模仿微笑动作,逐步加大口角上扬幅度;从短音到长音吹口哨,锻炼唇部肌肉协调性。

2.物理治疗

低频电刺激:使用面神经治疗仪,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20分钟,促进肌肉收缩。

超短波疗法:无热量至微热量,每次10~15分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针灸治疗

选穴原则:以地仓、颊车、阳白、四白等穴位为主,配合合谷、足三里等远端穴位。

操作要点:采用浅刺、轻捻转手法,避免过度刺激,每日或隔日1次。

4.按摩疗法

指腹揉法:用拇指指腹沿面肌纹理轻柔打圈,从额部至下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弹拨法:针对僵硬的条索状肌肉,用拇指指尖垂直弹拨,力度以患者酸胀感为度。

5. 镜子训练

动作模仿:面对镜子,跟随健康侧面部动作,逐步同步患侧运动。

表情管理:从简单表情(如皱眉、闭眼)到复杂表情(如大笑、惊讶),每日20分钟。

6.注意事项

避免冷风刺激:外出佩戴口罩、围巾,防止面部受凉。

禁止大力揉搓:康复期面部肌肉娇嫩,过度用力可能导致二次损伤。

三、后遗症期护理(发病6个月后):持续改善,预防复发

面瘫后遗症期需每日进行基础训练防止肌萎缩,辅以生物反馈精准康复;心理疏导结合病友互助增强适应力;每半年面神经电图监测神经修复,必要时排查颅脑病变;控糖稳压、规律作息减少复发诱因;50岁以上患者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避免用眼疲劳筑牢健康防线。

四、结论

面瘫康复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家庭、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从急性期的精心护理,到恢复期的科学训练,再到后遗症期的持续管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记住,面瘫不会定义您的人生,积极康复、乐观面对,您依然可以绽放最美的笑容。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干细胞治疗、神经移植等前沿疗法正为面瘫患者带来新希望。愿每位患者都能重获面部“微笑密码”,拥抱自信人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中医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