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越
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和术后并发症。对于骨折患者而言,手术后的康复过程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阶段。在此期间,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有效的并发症预防策略对于患者的全面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科普骨折患者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策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骨折手术后的挑战。
一、骨折患者术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骨折手术后的患者,由于疼痛、活动受限以及担心康复进度等因素,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康复进程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骨折患者术后心理护理的方法
  患者应认识到康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通过了解骨折康复的基本知识,患者可以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顺利康复。
  患者应积极参与医生制订的康复计划,包括定期复诊、按时服药、进行物理治疗等。同时,患者应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康复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以便调整康复方案。
  家人和朋友的理解、鼓励和陪伴对于患者的心理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可以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加入骨折康复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和心得,也能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和钙质的摄入,促进骨骼愈合。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和物理治疗,恢复肌肉和骨骼功能。这些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患者保持身心健康,促进康复进程。
  当患者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如焦虑、抑郁等,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三、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保持手术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接触水或污染物。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确保伤口清洁无菌。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长期卧床休息使得下肢活动减少,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因此,患者应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肌肉收缩和舒张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或弹力袜等机械装置也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早期康复锻炼对于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早期康复锻炼,如关节屈伸、肌肉锻炼等。定期复查了解关节活动度和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关节活动度恢复。
  患者出现麻木、疼痛、肌肉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避免长时间压迫神经,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改变体位以减轻神经压迫。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物理治疗,如电刺激、针灸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不擅自更改治疗方案或停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骨折愈合。避免长时间卧床休息,适时下床活动有利于预防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适当运动和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促进骨折愈合。但要避免过度锻炼导致疲劳和损伤。
四、总结
骨折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康复计划、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以及寻求专业心理支持等方法,患者可以有效地减轻心理负担,促进康复进程。同时,通过预防感染、预防血栓形成、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预防神经损伤以及预防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策略,患者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为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迁安市精神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