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贾鑫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孩子的生活离不开电子设备,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成为孩子日常活动的一部分。然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良的用眼习惯以及缺乏户外活动,使得儿童视力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眼睛,避免视力问题的发生?这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份科学、实用的儿童视力保护小手册,帮助家长了解儿童视力问题的现状、识别视力问题的早期信号,并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孩子的视力。
儿童视力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儿童近视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过度用眼、电子设备的普及、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都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发生。除了近视,弱视、远视和散光等问题也在儿童中较为普遍。
近视是指眼睛的屈光状态异常,使得远处物体无法清晰成像,通常表现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可能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而弱视是一种较为隐蔽的视力问题,即使戴上眼镜,视力也无法达到正常水平,需要早期治疗。远视和散光则会影响孩子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影响孩子的眼睛发育。因此,及时识别视力问题、科学预防和保护,能够有效地减缓或避免视力问题的加重。
儿童视力问题的早期信号
频繁眯眼:如果孩子经常眯眼看东西,可能意味着视力模糊,需要通过更清晰的视力才能看得更清楚。
皱眉头或歪头:当孩子看电视或阅读时,若发现他们常常皱眉或歪头,这可能是由于视力疲劳或眼睛对焦不准所致。
走路时撞到物体:如果孩子在走路时频繁撞到物体,或者有跌倒的情况,可能是视力问题的表现。尤其是对于较小的孩子,他们可能无法自己意识到视力不好。
阅读困难:孩子在阅读时是否总是离书本太近,或者需要将书本拉得很远才能看清楚?这都是视力不良的信号。
眼睛红肿或流泪:长时间用眼过度可能会导致眼睛干涩、红肿或流泪,这也是视力问题的警示。
如何有效保护儿童视力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容易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引发视力问题。为了有效预防近视,家长应帮助孩子合理安排用眼时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2岁以下儿童避免电子屏幕暴露,2~5岁儿童每天屏幕时间不超过1小时,6岁及以上儿童应合理控制电子设备使用,并每30分钟休息5~10分钟,以缓解视觉疲劳。
多参加户外活动:缺乏户外活动是导致儿童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户外活动能够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家长应鼓励孩子每天进行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踢足球等,这有助于眼睛的健康发育,并减少近视的发生风险。
正确的阅读姿势:良好的阅读姿势对于儿童视力的保护至关重要。孩子在读书时应保持正确的坐姿,眼睛距离书本或电子屏幕保持30~40厘米;避免躺着看书或看电视,尽量让孩子保持直立坐姿;阅读时要避免强光直射,最好选择光线柔和的环境。
增加营养摄入:眼睛的健康与体内的营养密切相关。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锌、硒等矿物质对眼睛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家长可以通过合理搭配饮食,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如胡萝卜、菠菜、蓝莓、鱼类等食物有助于视力健康。
定期眼科检查:定期眼科检查是早期发现视力问题的有效手段。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在孩子进入学龄前后,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如果发现视力问题,要尽早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佩戴合适的眼镜: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近视、远视或散光等问题,佩戴合适的眼镜是矫正视力的有效途径。家长应该为孩子选择专业的眼镜店,进行科学的验光,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挑选适合孩子的眼镜,避免孩子佩戴不合适的眼镜,造成视力的进一步损伤。
视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家长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好视力保护工作。从合理安排用眼时间,到鼓励户外活动、保持正确姿势、科学饮食,再到定期眼科检查,都是保护孩子视力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些努力,家长不仅能有效预防孩子视力问题的发生,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小保护孩子的眼睛,给他们一个明亮的未来。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