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一文读懂如何护理心肌梗死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万

撰文/何彩洁

心肌梗死,这一心脏疾病,以其突发性和严重性著称,它不仅需要紧急的医疗救治,更离不开患者日常生活中的细致护理。从调整日常作息到适度运动,从合理饮食到情绪管理,再到积极预防,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全方位地护理心肌梗死患者,以期为他们提供一份实用的生活指南。

一、日常作息调整

心肌梗死发生后,患者首要的任务是静养,特别是在发病初期,卧床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肌恢复的关键。这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静止,也包括精神上的放松,避免任何可能增加心脏负担的活动。随着病情的稳定,患者可以逐步增加床上的轻微活动,但一切动作都应缓慢、轻柔,避免突然用力。此外,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同样重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饮食时间以及适时的衣物增减,都是维护心脏健康的基础。同时,戒烟限酒,远离这些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不良习惯,是每位心肌梗死患者必须坚守的原则。

二、运动

运动是心肌梗死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选择何种运动、何时开始、强度如何,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决定。初期,床旁活动、坐立训练、短距离慢走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肌功能,同时避免给心脏带来过大压力。运动时,心率是衡量强度的重要指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区间内较为安全。重要的是,运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寻求专业意见。记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是运动康复的黄金法则。

三、饮食

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适量蛋白、多蔬果为原则,精心调配每一餐,为心脏健康护航。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脏负担,每日食盐摄入量建议不超过5克。低脂饮食则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远离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同时,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帮助维持肌肉功能和机体修复,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和奶类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丰富的蔬果不仅提供了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系统的健康。此外,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可以有效减轻心脏负担,保持血糖稳定。更重要的是,远离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咖啡、浓茶、酒精等饮品,它们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增加心脏事件的发生风险,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构成威胁。

四、情绪管理

情绪的稳定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心肌的供血状态和症状的改善。过度的情绪波动可能导致心肌供血改变,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再次梗死的风险。因此,学会情绪管理,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侵扰,是每位心肌梗死患者必备的技能。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也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五、预防

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是减少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关键。其次,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不良饮食等诱发因素,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坚持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降压降脂药等,它们是维护心脏健康的重要防线。此外,定期体检,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是预防复发不可或缺的一环。

六、结论

心肌梗死的护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患者在日常作息、运动、饮食、情绪管理以及预防等多个方面做出全面调整。通过科学的护理,患者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还能降低复发风险。在这个过程中,患者需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心肌梗死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推荐阅读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黄金抢救要点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血管的“突然塌方”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饮食与运动综合护理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心肌梗死救命药,为何不能乱用?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