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脑溢血突袭,神经外科如何力挽狂澜?
2025-02-28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8万

撰文/高兴达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当脑溢血突袭时,神经外科医生需要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并减少后遗症。以下将详细介绍神经外科在面对脑溢血突袭时,如何力挽狂澜。

 一、脑溢血的定义与病因

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通常与小动脉硬化、高血压合并细动脉硬化有关。其他因素(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脑溢血。当脑血管破裂时,血液会流入脑组织,形成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脑功能障碍。

 二、脑溢血的临床表现

脑溢血的临床表现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突然头痛:这是脑溢血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能剧烈且难以忍受。

恶心、呕吐:由于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

意识障碍:轻者可能出现嗜睡、昏迷,重者可能出现深度昏迷或迅速死亡。

肢体偏瘫、语言障碍:出血部位可能影响大脑的运动和语言中枢,导致患者偏瘫或失语。

眼部症状:如眼球活动障碍、视野缺损等。

 三、神经外科的紧急救治措施

  1. 迅速评估病情

   当脑溢血患者被送到医院时,神经外科医生需要迅速评估病情,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变化等。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血部位和出血量。

  1. 紧急影像学检查

   头部CT扫描是诊断脑溢血的首选方法,它能快速、准确地确定是否存在出血及出血部位。MRI则对早期出血灶的检测更为敏感,有助于明确病因。

  1.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溢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在救治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并给予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1. 降低颅内压

   脑溢血后,颅内压增高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医生需要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和脑疝的形成风险。

  1. 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量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大量血肿的患者,特别是基底神经节出血。手术通过打开颅骨,清除血肿并止血。近年来,显微镜下小切口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主流手术方式。

   穿刺吸血肿:适用于各部位脑出血,尤其是深部脑出血。在CT或立体定向引导下,选择最靠近血肿的穿刺点进行穿刺吸血,具有微创、恢复快的特点。

   脑室穿刺引流血肿:适用于脑室内出血。通过穿刺脑室放置引流管,逐步引流积血,减轻颅内压。

   对于由动脉瘤或血管畸形引起的出血,介入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1.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脑溢血后,患者易发生感染、脑水肿、肺炎等并发症。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四、恢复期的治疗与护理

  1. 病情监测

   在恢复期,医生需要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康复治疗

   脑溢血后,患者可能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等功能障碍。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有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1. 饮食与生活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饮食计划,保持营养均衡。同时,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五、预防脑溢血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脑溢血的建议。

控制高血压:定期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脑溢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戒烟限酒,减少烟酒对脑血管的损害。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

适量运动: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定期体检: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六、总结

脑溢血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疾病,需要神经外科医生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通过紧急救治、恢复期治疗与护理以及预防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并减少后遗症。

(作者单位:兴隆县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沙金 “平替” 黄金?醒醒!这是一场美丽而危险的幻觉
推荐阅读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生命曲线”:护理与康复的双重作用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47岁浙大教授突发脑溢血去世!过度劳累和脑溢血有什么关系?
2025-03-11 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等
神经外科的介入治疗是什么,有哪些优势?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照顾神经外科患者,这些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