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探索 正文
火星可能曾宜居!祝融号数据显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海洋
2025-02-28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阅读量:1.4万

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着陆后,其搭载的火星次表层穿透雷达展开探测。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方广有带领团队分析“祝融号”探测数据发现,该着陆区的地下10至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这些地质特征与地球海岸沉积物高度相似,为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地下证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

火星因其与地球相似的地质特征、季节性变化和昼夜节律,被科学家视为人类星际移民的首选目标。过去数十年间,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已取得诸多里程碑成果,但这些发现大多集中在环境极端寒冷的火星高纬度或极地区域,关于火星北部低地是否曾存在浩瀚海洋的争论始终存在,这使得获取火星古海洋的直接证据至关重要。

“祝融号”在火星表面的行驶路线,就位于前人提出可能存在的古海洋海岸线以北约280公里处。通过分析“祝融号”雷达低频通道实测数据,研究团队在沿途地表以下10至35米深度范围内识别出76个地下倾斜反射体。这些发射体空间分布广泛且均匀,覆盖范围超过1.3公里,所有反射体均呈现向北方低地方向倾斜的特征,且在相同位置的不同深度可观测到多个平行分布的反射体。

▲乌托邦平原地图、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点和4条可能的古海岸线

“这种层理结构与地球沿海沉积物的雷达成像结果惊人地相似。”方广有说,这些一致性和物理特性排除了风成沙堆、熔岩管道或河流冲积等其他成因。“这些沉积物的大规模存在表明,风浪驱动的沿岸输送为海岸线提供了稳定的泥沙净流入,并形成了海岸线前积层,这种结构只有在持久稳定的大型水体环境中才能形成,而非仅仅是局部和短暂的融水现象。”

这项研究不仅提供了火星北部平原曾存在古代海洋的关键地下证据,还揭示了火星曾经经历过长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期,这意味着火星可能曾长期维持适宜液态水存在的温度和气压条件,远超之前估计的短期融水事件。

▲火星36亿年前的假想图,蓝色区域显示了现已消失的Deuteronilus古海洋和海岸线,橙色星标表示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着陆点,黄色星标是NASA毅力号火星车着陆点(图片来源: Robert Citron)

“此次发现的最大意义,在于将火星液态水的证据从人迹罕至的极地地区,扩展到了更适合人类活动的中低纬度地区,证实了火星可能曾经是宜居的。”方广有表示,如果这一区域曾存在海洋,随着气候变迁,大量水分可能以地下冰的形式被封存,为未来火星基地的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可能,也将大大降低火星基地的建设和维护成本。此外,这些古海洋沉积物保存了火星气候变化的历史记录,对这些沉积物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火星如何从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进而指导人类如何改造火星环境,实现火星的长期可持续居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关键技术、数据集开放,“天工”将有更多兄弟姐妹!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推荐阅读
科学家首次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2024-11-21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太空格物”“时空涟漪”“宜居行星”“地外生命”……我国发布首个空间科学发展规划
2024-10-15 中国科学院网站、央视新闻
七夕刚过,木星火星也即将相会,肉眼可见,观测方法大揭秘!
2024-08-13
火星上发现“液态水湖”
2018-07-31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