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护理要点:细节决定重症患者的生死
2024-12-2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536

  撰文/俞莹莹

  血液净化治疗是现代医学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中毒性疾病等危重症患者。通过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然而,治疗效果不仅依赖于机器设备,还与护理人员的细致操作和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因此,护理工作在血液净化治疗中至关重要,需要关注每个细节,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

  血液净化治疗概述

  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等形式。血液透析是通过半透膜的过滤作用,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毒素及多余水分,是最常见的血液净化方式;血液滤过和血液灌流则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清除体内毒素,特别适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中毒或代谢异常。

  血液净化治疗中的护理要点

  1.术前评估与准备

  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始于患者的术前评估。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基本健康状况、过敏史、既往病史和现有的并发症,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等,评估其是否存在感染、出血等风险因素。许多患者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通过沟通和疏导,帮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2.透析通路的护理

  外周静脉:对于短期或急性透析患者,外周静脉常作为临时透析通路。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防止感染和血栓形成。若发现静脉穿刺部位的异常反应,如疼痛、红肿等,需及时处理。

  动静脉内瘘:内瘘是透析患者常用的通路,具有较好的长期效果。需定期观察内瘘的血流量、形态和通畅性,发现异常时及时处理。对于内瘘的护理,严格保持通道的清洁与消毒,防止感染发生。

  中心静脉导管:对于一些急性透析患者或长期透析的特殊患者,可能需要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需注意导管部位的卫生与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导管,以防止感染和堵塞。

  3.治疗中的护理监测

  血压监测: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时刻关注血压变化,必要时采取措施调整透析参数,确保患者的血压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心电图监测:透析治疗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钾、钠、钙等离子的浓度变化,这对心脏的电活动有重要影响。定期监测心电图,发现异常心律时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应急措施。

  呼吸监测:血液净化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血液指标监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会发生血液成分的变化,监测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指标,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4.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低血压:低血压是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调整透析参数(如血液流量、透析液温度等),合理补液,避免过快的液体透析,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出血: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患者常常使用抗凝药物,这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密切观察透析过程中是否有出血倾向,如局部瘀血、血尿等。

  透析综合征:通常发生在透析结束后的24小时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应及时识别这些症状,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策略,减轻症状。

  感染:透析患者由于长期使用透析通路,容易发生局部感染或全身性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检查通路部位,保持通道清洁干燥,减少感染的发生。

  5.术后护理与患者康复

  透析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及时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如协助调整体位、提供营养支持等,促进患者恢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透析后的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慢性透析患者,要关注其饮食、休息、运动等方面的管理,定期评估透析效果并与患者进行沟通,确保其长期治疗效果。

  血液净化治疗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关键手段,护理人员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术前的准备到治疗中的监测与护理,再到术后的管理,每一环节都需要护理人员的细致入微。通过专业、细致的护理,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