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聚焦精准满足社会公众个性化需求,树立基金会自身形象品牌
2020年,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在中国科协的坚强领导下,聚智促创新、聚力抓落实,推进科普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0年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了253所农村中学科技馆,涵盖94个国家级贫困县,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其中财政资金建设164所,社会捐赠资金建设30所,地方自建59所。全年累计直接服务公众达到60万人次以上。
基金会以科技馆发展奖、农村中学科技馆、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等项目作为核心科普工作,继续面向科技馆行业和全国青少年开展公益科普活动。通过评选表彰、捐赠资助、赛事活动、培训教育等手段,填补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空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科普事业创新发展。
为充分调动农村中学科技馆建成校积极利用中学科技馆平台,激发校园科普活力,发挥大联合、大协作的运行机制,开展“中学科技馆在行动”活动,打造了一项成规模、有影响的校园科普联合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基金会融汇各方力量,提供16门线上培训课程,为乡村科技教师带来了科普活动组织、科技创新技法、科普视频制作、芯片技术与编程等主题课程,让教师们用专业的力量带领学生感悟、发现、探索、求知、创造,也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的报道。培训课程受众达到61436人次。
▲建设农村中学科技馆
完成农村中学科技馆展品课程资源开发项目,针对15件经典展品设计了符合中学课标的展品课程和教育资源包。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成果开发,拟出版农村中学科技馆展品课程融媒体图书《青青园中葵》,现已进入出版合同签订环节。策划《春晖——农村中学科技馆师生作品集》(第二册)作品征集和出版工作,面向全国农村中学科技馆学生征集包括科技场馆参观感受、科幻画、创意作品,面向全国农村中学科技馆教师征集科学课教学设计、科学研究、科学活动方案。
▲开展“中学科技馆在行动”活动
设立专职科普部门、建设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等科普队伍建设情况:2020年,采用分片区培训和全国新建场馆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农村中学科技馆教师培训。基金会科技志愿者总队人数已达395人,累计服务12640小时。根据基金会志愿者评选管理办法,开展优秀志愿者“季度之星”“年度之星”评选工作。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展应急科普工作情况:1月30日,基金会紧急发起公共募捐倡议,至2月17日,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105595.4元,全部捐赠给湖北省两家重点抗疫医院。基金会还联合爱心企业,陆续向河北等20家地方科技馆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12000只,用于支持科普场馆一线员工复工防护。疫情期间,发动旗下志愿者带头强科普,争做宣导急先锋,编制8期“服务在线上,温暖沁心田——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科技志愿者总队抗疫在行动”系列志愿服务分享活动,记录志愿者们的科普服务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