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喝水也会胖的答案
2015-09-01 来源: 阅读量:1.3万

  喝水也会胖的答案

  文/陈惊海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学博士

  喝水也会胖?调侃而已。可是为什么有的人吃得并不多却很容易胖,用各种方法减肥都收效甚微;而有的人却可以饱享口福而不胖,减肥不在他们的词典里呢?

  答案就是基因!前几天,麻省理工(MIT)和哈佛的科学家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调控肥胖(主要是脂肪燃烧)的基因是IRX3 和IRX5。这两个基因能直接调节人体的“产热机制”(Thermogenesis),从而来决定过多摄入的热量去向——消耗还是存储。每个人都有这两个基因,他们的新发现在于:

  组成这两个基因的众多核苷酸(Nucleotides)中,只要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就能决定“胖”或“瘦”。如果基因中含有胞嘧啶(Cytosine),就是胖基因,含有胸腺嘧啶(Thymine),那就是瘦基因。科学家们可以任意切换这两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核苷酸来人工定向干扰,制成“胖”或是“瘦”基因,从而得到胖或瘦的小鼠模型。换言之,含有胸腺嘧啶(Thymine)的瘦基因小鼠可以不忌口而不发胖,而含有胞嘧啶(Cytosine)胖基因的小鼠“喂水”都长胖。

  在人体脂肪细胞的实验中发现,这两个基因直接作用于成人的“白色”脂肪细胞内的产热机制,以决定体内脂肪细胞的大小、多少和肥胖的程度。而早先的研究认为产热机制只存在于人类婴儿期或小鼠的“褐色”脂肪细胞,成人体内几乎没有褐色脂肪细胞。这就澄清了一种误导,认为一旦肥胖形成或白色细胞大量堆积后就很难消除。或者煞费苦心在“白与褐”之间的转换中做文章,结果当然都无济于事。

  这两个基因不必通过大脑,直接调节白色脂肪细胞的产热机制。也就是直接指挥白色脂肪细胞内的产热机制,要么燃烧脂肪,要么存储脂肪备用(长胖)。

  早在2007年,英国的科学家们就发现了和肥胖有关的基因FTO(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但是,随后大量深入的研究却没能解释该基因是如何调控体重的。去年初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就发现了IRX3 是一个位置远离FTO的肥胖基因,并在敲除IRX3的小鼠模型上证实了随便吃什么都不胖。麻省理工(MIT)的研究更加细化了IRX3和IRX5基因对产热机制的调控。

  崇尚基因决定论的朋友一定会雀跃了吧?“喝水都胖”的妹妹们是否应该放弃呢?且慢!人的天性就是不服输,要探个究竟! 想减肥的妹妹们请注意,上面写的第三条是专门写给你们的,那就是人体的产热机制是决定人体胖和瘦的关键。那么,除了IRX3 和IRX5这两个基因外,还有什么因素可以影响这一机制呢?答案是:运动,节食和低温。也就是说,爹妈即使给了“胖”基因,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身材!当然,比起那些先天优势者们难度要大一点。和人的寿命一样,很多消极派认为,起码50%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君可知?现在的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已经把这个百分比下降到20%了呢!

  我自己就带了胖基因,只要口无遮拦,一天长半斤烂肉不在话下。我相信基因的作用,但不坐以待毙,通过运动、节食等手段,体重一直保持在心仪的范围。所以很重要的是一个方法学问题。

  总之,基因可以起相当大的作用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但绝不是决定性的。身材也是这样。我的身材我做主——完全可以办到,而且并不难。■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推荐阅读
今年最强高温正大面积来袭,防中暑≠猛喝水!赶紧收藏→
2025-07-05 央视新闻客户端
动物油比植物油更容易让人发胖……是真是假?
2025-06-08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被称为“碳水拦截者”“嗨吃不怕胖”的白芸豆,真的能减肥吗
2025-05-31 科普中国
世界防治肥胖日 | 这份体重管理“秘诀”请收好!
2025-05-11 新华社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