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张青青
喝杯热咖啡、吃口酸甜的橘子,甚至早晨用冷水刷牙,牙齿都会传来一阵短暂的刺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牙齿太“娇气”了吗?恰恰相反,这是你的牙齿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你发出求救信号!而这个信号的源头,往往就藏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习惯里。
一、那一瞬间的刺痛从何而来
我们的牙齿并非实心结构,其最外层是人体最坚硬的物质——牙釉质,它像一副坚不可摧的盔甲,保护着内层相对柔软的牙本质。牙本质由无数细微的“牙本质小管”组成,小管内充满了液体并且与牙髓腔中的神经末梢相连。
当牙釉质被磨损,或牙龈退缩导致牙根表面的牙骨质暴露时,牙本质小管便会开放通向神经的“大门”。 此时,外界的冷、热、酸、甜、刷牙、摩擦或渗透压刺激便会直接通过这些开放的小管传导至牙髓神经,从而引发那尖锐刺痛。因此,任何导致牙釉质磨损或牙龈退缩的生活习惯,都是牙齿敏感的“幕后推手”。
二、生活习惯解码:谁是磨损牙齿的“元凶”
1.饮食“刺客”:酸性物质的慢性侵蚀
碳酸饮料、运动饮料、果汁、醋、红酒等都具有较低的pH值。虽然牙釉质坚硬,但最怕持续性的酸蚀。这些酸性物质会软化和溶解牙釉质晶体,使其变薄、结构变脆弱,这一过程被称为“酸蚀症”。长时间将酸性食物含在口中或小口慢饮,延长了牙齿与酸的接触时间,大大加剧了侵蚀。夜间饮用后不清洁就入睡,更是让牙齿整夜浸泡在酸液中。
2.清洁“暴力”:不当刷牙的物理伤害
横向大力拉锯式刷牙:这是最常见也是最伤牙的习惯。这种刷牙方式就像用锯子反复锯树木一样,尤其是在牙颈部位(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会导致牙釉质被硬生生刷出楔形缺损,使牙本质直接暴露。
刷毛过硬:硬毛牙刷的清洁力看似更强,但对牙釉质和牙龈的伤害也更大。
过度清洁:一天刷牙超过3次,或每次刷牙时间过长、用力过猛,都会加速牙齿的物理磨损。
3.社会与行为习惯:无形的压力
用牙开瓶盖、撕包装:这种看似“豪迈”的行为会对牙齿造成不可逆的创伤,可能导致牙隐裂甚至牙崩缺,裂纹深及牙本质便会引发敏感。
吸烟:吸烟会减少唾液分泌,削弱唾液对牙齿的中和与再矿化作用。同时,它也是导致牙周病和牙龈萎缩的重要风险因素。
三、全方位应对策略:从生活改良到科学求助
第一级:习惯修正与日常护理
改变饮食方式:减少摄入酸性饮料的频率。若饮用,最好使用吸管,减少与牙齿的接触,并在饮用后用清水漱口。切记:饮用酸性饮料后不要立即刷牙,因为那时牙釉质正处在最软的状态,刷牙反而会加速磨损,应等待至少30分钟。
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对准牙龈沟,小范围水平震颤),选用软毛或超软毛牙刷,避免大力横刷。
使用抗敏感牙膏:首选含硝酸钾、氯化锶或精氨酸等成分的专业抗敏感牙膏。它们通过阻塞牙本质小管或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来起效,需坚持使用才能见效。
使用含氟化物产品:氟化物能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增强其抗酸能力。可使用含氟牙膏,并定期使用含氟漱口水。
第二级:专业医疗干预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和使用抗敏感牙膏数周后仍无改善,说明问题可能较为严重,应及时寻求牙医帮助。
专业涂氟或脱敏剂:牙医可在诊室使用高浓度的氟化物漆或专业性脱敏剂(如树脂渗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效果立竿见影且更持久。
处理牙齿疾病:针对楔状缺损、龋齿、牙隐裂等问题,可采用树脂填充修复。对于牙龈萎缩严重者,甚至可考虑牙周手术覆盖暴露的牙根。
根管治疗:对于所有脱敏方法都无效的、极度严重的敏感牙齿,根管治疗是最终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结语
牙齿敏感并非小事,它是口腔健康亮起的“黄灯”,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我们长期忽视的不良生活习惯。从改变一杯饮料的饮用方式,到学会如何正确挥动牙刷,这些微小的习惯修正,正是守护我们牙齿免受刺痛困扰的最坚实盾牌。理解它,重视它,并采取科学的行动,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告别那瞬间的刺痛,享受无忧的冷热酸甜。
(单位: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省市:河北省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