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波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默默承担着过滤血液、排除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分泌多种激素等关键任务。然而,慢性肾病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容易被忽视。等发现时,病情可能已经进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其实,慢性肾病在早期会发出一些信号,从泡沫尿到水肿,这些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是肾脏在向我们求救。了解并捕捉这些信号,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慢性肾病至关重要,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泡沫尿:肾脏过滤功能异常的预警
(一)泡沫尿的形成原因
正常情况下,尿液表面张力较低,形成的气泡较少且容易消散。当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问题时,尿液中会含有过多的蛋白质,蛋白质会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使尿液排出时产生较多且细小的泡沫,并且这些泡沫长时间不消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泡沫尿。
(二)泡沫尿与慢性肾病的关系
泡沫尿是慢性肾病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当肾脏的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其通透性增加,原本不能通过滤过膜的大分子蛋白质就会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进而出现泡沫尿。如果发现尿液中持续出现泡沫,且泡沫细小、持久不散,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慢性肾病。
(三)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泡沫尿,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检查,查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如果尿常规显示蛋白阳性,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等,以明确肾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
二、水肿:肾脏调节水盐平衡失调的表现
(一)水肿的发生机制
肾脏在调节人体的水盐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患有慢性肾病时,患者肾脏的排泄功能下降,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盐无法正常排出,就会潴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的液体增多,这些多余的液体会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水肿。
(二)水肿的常见部位
慢性肾病引起的水肿通常首先出现在眼睑、面部等组织疏松的部位,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水肿可能会逐渐蔓延到下肢,甚至全身。
(三)应对措施
出现水肿时,要注意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水肿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乏力、食欲缺乏等,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确定是否为慢性肾病引起的水肿。
三、高血压:慢性肾病常见的伴随症状
(一)高血压与慢性肾病的相互影响
高血压和慢性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一方面,长期的高血压会导致肾脏血管受损,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进而损害肾脏功能,引发慢性肾病。另一方面,慢性肾病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二)慢性肾病引发高血压的特点
由慢性肾病引起的高血压通常难以控制,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且,这类高血压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悸等。
(三)应对措施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尤其是年轻患者,如果血压难以控制,或者伴有泡沫尿、水肿等其他症状,应考虑是否存在慢性肾病,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
四、乏力与贫血:肾脏内分泌功能受损的信号
(一)乏力与贫血的原因
当患有慢性肾病时,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能力下降,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贫血,贫血会使人体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出现乏力的症状。
(二)症状表现
患者会感到全身无力、容易疲劳,即使进行轻微的体力活动也会感到气喘吁吁。同时,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症状。
(三)应对措施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和贫血症状,尤其是伴有其他肾脏疾病的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肾功能等检查。如果确诊为慢性肾病引起的贫血,除了治疗贫血本身外,还需要针对慢性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
结语
慢性肾病早期的信号虽然可能比较隐蔽,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够捕捉到这些蛛丝马迹。泡沫尿、水肿、高血压、乏力与贫血等都是慢性肾病早期可能发出的信号。一旦发现这些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控制慢性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让我们关注肾脏健康,守护好身体的“净化器”!
(单位:广元市中心医院,省市:四川省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