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是什么?
2025-04-1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705

撰文/欧俊

在现代健康管理体系中,糖尿病已成为需要长期科学干预的慢性疾病。饮食护理作为糖尿病综合管理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和运动干预。它并非大众认知中简单的“少吃糖”行为,而是一门融合营养学、代谢生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复杂学问。患者需要在确保营养均衡的基础上,精确控制每日热量摄入,科学调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供能比例,同时关注烹饪方式、进食顺序等细节。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生活场景,如家庭用餐、外出就餐、工作应酬等,灵活调整饮食策略。以下将从五个关键维度,系统梳理糖尿病饮食护理的实用要点,为患者提供可落地的饮食管理方案。

一、控总热量:算准“能量账”,稳住血糖基础

糖尿病饮食的首要原则是“总量控制”,需结合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计算每日热量。轻体力活动成年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需25~30千卡;超重/肥胖者减至20~25千卡,消瘦者增至30~35千卡。以60公斤轻体力活动患者为例,每日总热量约1500~1800千卡,对应主食4~5两、蔬菜1斤、蛋白质类3~4两。

注意事项:忌极端节食,否则易引发低血糖或营养不良;也不可随意超标,多余热量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建议每周测体重,将BMI控制在18.5~23.9,为血糖稳定打基础。

二、调营养比例:选对食材,平衡三大营养素

营养素失衡是常见问题,需遵循“碳水合理、蛋白充足、脂肪优质”原则。

碳水化合物:优先低 GI 食物(燕麦、糙米、杂豆、薯类),消化慢、血糖升幅缓;少吃精制碳水(白米、白面),若吃需控量,每餐不超 2 两。碳水需均匀分配到三餐,按“1/3、1/3、1/3”或“1/5、2/5、2/5”分配,避免单餐血糖过高。

蛋白质:选优质蛋白(深海鱼、去皮禽肉、鸡蛋、无糖低脂奶、豆制品),每日摄入量0.8~1.2克/公斤体重,肾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减量,减轻肾脏负担。

脂肪:总占比20%~30%,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坚果、橄榄油/茶籽油);少吃饱和脂肪(动物内脏、肥肉),严禁反式脂肪(人造黄油、糕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三、重细节管理:把控“吃的方式”,减少血糖波动

很多患者因细节疏忽导致血糖失控,需关注烹饪、进餐、零食三方面。

烹饪方式:优先蒸、煮、炖、拌、无油烤,避免煎、炸、多糖红烧。蔬菜凉拌用醋+少量香油,肉类用天然食材提鲜。每日盐不超5克,少用酱油、咸菜,防高血压。

进餐习惯:定时定量(如早7~8点、午12点、晚18~19点),细嚼慢咽(每口20~30次),增强饱腹感、延缓血糖上升。部分患者可两餐间加餐(上午10点、下午3点),选无糖酸奶、1个低GI水果或1小把坚果,防餐前低血糖。

零食选择:拒高糖零食,吃水果需满足血糖稳定(空腹<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选低GI品种(苹果、梨、柚子等),每次不超200克,两餐间食用。

四、特殊情况应对:灵活调整,不打乱血糖节奏

外出就餐或节日聚餐时,需掌握调整技巧,避免饮食失控。

外出就餐:优先点清蒸、白灼、凉拌菜,主动要求“少盐少糖少油”;主食选杂粮饭,无杂粮则减1/3分量;不喝甜饮料,若饮酒选干红葡萄酒(每天≤100毫升),且随餐饮用防空腹低血糖。

节日饮食:提前规划,如节日早晚餐正常,晚餐减主食、多吃蔬菜蛋白;菜肴每样尝1~2口,餐后散步15~20分钟。若餐后血糖高,下一餐要减少主食、增加蔬菜,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

五、避常见误区:纠正认知偏差,科学控糖

不少患者存在饮食误区,反而影响血糖管理。

误区一:完全戒糖。并非不能吃糖,而是控“添加糖”,天然食物中的糖分可适量吃,完全戒糖易致碳水不足,引发酮症酸中毒。

误区二:无糖食品随便吃。“无糖食品”多含麦芽糊精、淀粉,仍升血糖,需按主食算量,如吃1块无糖饼干,减半碗米饭。

误区三:少喝水。患者需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充足饮水促代谢、防泌尿系统感染,且不升血糖。

饮食护理需长期坚持并个体化调整。建议患者记饮食日记,观察血糖变化;定期咨询营养师,根据病情调整饮食计划,让饮食真正成为控糖“好帮手”。

(单位:德阳市旌阳区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市:四川省德阳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推荐阅读
贾伟平院士:警惕糖尿病年轻化趋势
2025-07-29 科普时报
做“足”功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2025-06-24 科技日报
吃饱吃好不升糖!糖尿病患者专属饮食解决方案
2025-05-26 北京积水潭医院
糖尿病不是“甜出来”的病:背后的代谢真相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