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慧兰
很多女性在备孕时才第一次听到“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个名字。她们往往困惑:月经不规律、脸上长痘、体毛变多,甚至体重难以控制,这些和不孕之间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中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它并非简单的“卵巢有囊”,而是一种涉及内分泌、代谢、卵巢功能等多个系统的综合性问题。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是指卵巢长了病变性的囊肿,而是卵巢在B超下呈现多个小卵泡排列的形态。它的核心问题在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尤其是雄激素相对过高和排卵功能障碍。
正常情况下,女性每个月会有一个优势卵泡成熟并排卵,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泡发育常停留在中途,无法顺利排卵。这不仅导致月经稀发甚至停经,还会让受孕机会大大减少。长期无排卵还会引发内膜过度增生,增加子宫内膜癌风险。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常见表现
月经不规律:这是最典型的表现。月经周期可能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部分患者可能长期不来月经。
高雄激素表现:雄激素水平偏高会导致痤疮、皮脂分泌旺盛、面部或身体毛发增多,严重时甚至出现男性型脱发。
体重增加与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即腰腹部脂肪堆积,这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不孕:由于排卵障碍,怀孕的概率明显下降,即使怀孕,也容易出现早期流产风险增加的情况。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表现出全部症状,但只要同时存在排卵功能障碍和高雄激素表现,或影像学提示典型卵巢形态,就需要警惕多囊卵巢综合征。
为什么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是排卵障碍。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激素失衡的影响,不能正常成熟,缺乏规律的排卵机会。即便偶尔排卵,卵泡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降低受精和胚胎着床的成功率。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这会进一步刺激卵巢产生更多雄激素,形成恶性循环。高雄激素状态不仅干扰排卵,还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接受能力,使受精卵着床困难。
不为人知的隐性危害
代谢性疾病风险增加:多囊患者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风险上升:长期的代谢紊乱和高雄激素状态,会增加动脉硬化与心脏病风险。
子宫内膜癌风险:长期无排卵导致内膜长期处于雌激素刺激下,缺乏孕激素的平衡,可能增加恶变的概率。
情绪与心理影响:外貌变化、体重增加、不孕困扰常让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如何确诊
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需要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常用的诊断依据包括:月经稀发或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或临床表现(痤疮、多毛);B超显示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单侧或双侧)。排除其他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后,如果符合其中两项,就可以考虑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治疗方案:个体化管理是关键
生活方式干预: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减重是基础治疗。即便只减掉5%~10%的体重,也能显著改善排卵和激素水平。饮食上建议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多吃高纤维、优质蛋白的食物,同时配合规律的有氧和力量训练。
药物治疗:调节月经与控制雄激素常用口服避孕药帮助调节激素水平,改善痤疮和多毛;改善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是常用药物,既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又有助于恢复排卵;进行促排卵治疗,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克罗米芬、来曲唑等促排卵药物,或通过促性腺激素注射促进卵泡成熟。
辅助生殖技术:如果药物促排卵无效,可以考虑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方式,帮助实现怀孕目标。
针对代谢风险的综合管理: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必要时进行干预,防止心血管并发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但它的影响远超生殖系统,涉及代谢、心血管和心理健康。很多时候,患者在出现症状多年后才被确诊,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机会。了解这一疾病的机制、表现和治疗选择,是每位女性保护自身健康的重要一步。多囊卵巢综合征虽然不能通过一次治疗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规律排卵,实现生育愿望,并保持长期健康。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