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气胸的急救和护理常识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3万

撰文/马丹萍高杨

有时候,意外会来得格外突然。在一个晴朗的下午,小李打篮球时,突然胸口一阵刺痛,就像被人掐住了喉咙一样。越是喘气,呼吸越急促,额头上的汗珠一直往下滴落。这可不是简单的“岔气”,而是气胸。气胸这个名字听着很陌生,其实一点也不温和,就像是在胸腔里闯进了一个“坏家伙”,让人生起一阵阵呼吸急促的感觉。

气胸就是肺部出现了一个破口,空气从该破口进入胸腔,导致肺部被压瘪。肺是我们的呼吸“风箱”,被压瘪就无法正常扩张,氧气进不去,二氧化碳排不出,人就会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气胸是怎么来的?有人是突然发生的自发性气胸,个子高、瘦长,有时候剧烈咳嗽或者情绪激动,肺里的薄弱点就裂开了;有人是因为外伤,摔倒、肋骨骨折、刀伤、车祸,肺被外力“刺破”,空气直接冲进胸腔;还有一种张力性气胸,这是更危险的情况,空气不断往胸腔里钻,却出不来,胸腔压力像气球打气一样越来越高,心脏和大血管都被压扁,几分钟就能要命。

气胸发生时,如果周围人不懂急救,患者很可能错过最佳时机,第一步,一定要让患者停住,不能动,一动起来,空气进胸腔的速度更快。应让患者半坐或者半躺,找个舒服的姿势,减轻呼吸负担。另外,别忘了安抚患者,紧张会让人喘得更快,缺氧会更严重。

如果是外伤造成的开放性气胸,胸口有伤口,有空气进进出出的声音,要赶紧想办法堵住伤口,没条件用专业的无菌敷料时,可以用干净的塑料袋、保鲜膜或者厚一点的布料盖在伤口上,再用胶带或者布条把三边固定好,留一边空着,为了让胸腔里多出来的空气跑出去,而且不让外面的新鲜空气再往里冲,防止变成张力性气胸。

等待救护车来临的时候,要一直关注患者的状况。如果患者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嘴唇开始发紫,而且有些神志不清,就准备为其做心肺复苏。这时候每一秒都非常重要。打120的时候要把患者的状况讲清楚,比如“呼吸困难”“胸口有外伤”“可能是气胸”,这样可以让医生提前做好准备。

到医院之后,医生就会根据病情实施处置。如果气胸面积较小,肺的功能受到的影响不大,可能先观察,然后吸氧,让空气慢慢被身体吸收。但如果气体较多,肺被严重压缩,可能需要做胸腔穿刺,将空气放出,并可能需要长期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以排出空气。这条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水封瓶,水封液能阻止空气倒流,方便医护人员判断肺漏气的情况。此外,还要看肺是否能重新张开。

护理气胸患者,既要照顾其身体,又要照顾心理。刚经历过呼吸危机的人往往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再发作。家人和护理人员应多鼓励患者,使其按照医生的要求好好休息,少做剧烈运动,不要提重物、憋气、使劲咳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充足,这对修复肺组织有好处。

对于带着引流瓶的患者,护理有以下几个要点:引流管需保持畅通,不能弯折或受压;水封瓶应比胸腔低些,以防液体倒流;水封液的高度要适当,一般在2厘米左右。每天观察水封瓶中的气泡情况,若气泡持续冒出,表明肺部仍在漏气。每天记录流量及颜色,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气胸恢复期间,要多听从身体的信号,就算感觉好些了,也不要马上去干重活或者爬高处。戒烟是必须要做的,烟雾里的有害物质会让肺泡壁变薄,容易引发疾病。经常熬夜、心理压力大、空气不好的地方,这些因素都要尽量避开,因为它们会让肺部受到更大的损害。

说到底,气胸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处置得当,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平安渡过这一关。真正要紧的,是第一时间识别,稳住它,赶紧就医。生活中,谁都不想碰上这“胸腔里的窃贼”,但它要是找上门来了,只要冷静且正确地进行处置,就能把危险拒之门外。

所以,牢记一句话,呼吸是生命的根本,胸口的疼痛、气短可不能大意。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人,如果出现气胸的疑虑,别犹豫,让黄金时间真正发挥作用。

(单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省市:陕西省西安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知名演员自曝已做6次手术!瘦高个男生要特别注意——
2025-05-19 都市快报、极目新闻等
年轻人胸痛?警惕气胸这个“小破洞”
2025-04-07 北京科技报
气胸是什么?哪些人群易得?专家提醒
2025-03-02 央视新闻客户端
呼吸科常见疾病护理要点:气胸与支气管扩张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