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骨折内固定术后预防关节僵硬的居家康复小妙招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万

撰文/黄浪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中断,通常由外伤、暴力或疾病(如骨质疏松、骨肿瘤)导致,骨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因类型、部位和患者年龄而异,骨折内固定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是指通过手术方式,使用金属植入物(如钢板、螺钉、髓内钉等)将骨折端复位并固定,以促进骨骼愈合和早期功能恢复。该技术适用于不稳定骨折、关节内骨折、多发性骨折等复杂情况,其主要优点是可以较好地保持骨折的解剖复位,比单纯外固定直接而有效,特别在防止骨折端的剪式或旋转性活动方面更为有效,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患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如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

为何“伤筋动骨100天”的理解误区容易引起关节僵硬“伤筋动骨100天”常用来形容骨折病人通常需要100天左右的时间来初步恢复,这句话有一定的片面性。一般来说,骨折的恢复从时间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骨折后的第一周,受伤部位明显肿胀、疼痛和瘀血;第二周到第六周,骨折部位开始愈合;第六周到第十二周,骨折部位的骨头重新生长和重塑。而“筋”包含韧带、肌肉及相关组织,筋受伤后,由损伤的严重程度来推断,恢复时间大致需要数周到数月,因此“伤筋动骨100天”是基本正确的,描述了“骨”与“筋”损伤初步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但需特别注意的是,骨折的恢复不单单只是骨折断裂部位的恢复,更重要的是关节的灵活性、功能的恢复,人体的关节就像精密的门轴,需要规律活动才能保持润滑顺畅,手术后过度担心伤口疼痛、肢体肿胀、骨折处稳定性等因素容易导致患者不敢活动关节,短短几周的关节固定就会出现关节囊和韧带挛缩、肌肉萎缩、疤痕粘连、关节液分泌减少等问题,导致关节“锈”住,形成关节僵硬。

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可以通过哪些居家康复方法防止关节僵硬(一)术后1~2周(炎症期):消肿止痛是基础

1. 肌肉静力收缩:在不活动关节的前提下,针对性绷紧肌肉,10秒/次,10次/组,8~10组/天。

2. 冷热敷黄金法:一般建议48小时内冷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72小时后改用温毛巾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具体的操作选择视患者情况而定。

3.枕头摆放:上肢骨折抬高肘部高于心脏,下肢骨折用枕头垫高脚踝高于心脏。

4.非负重活动训练:如手指、脚趾像弹钢琴般主动屈伸,10次/组,8~10组/天。

(二)术后3~4周(纤维增生期):对抗挛缩关键期

1. 关节滑动训练:健侧手托住患肘,像钟摆样前后左右缓慢摆动以锻炼肩关节;仰卧位用毛巾垫在脚底下,小腿缓慢向臀部滑动以锻炼膝关节。

2. 疤痕松解手法:拆线后1周,用拇指指腹垂直于手术切口及附近做轻柔环形按摩。

3. 辅助牵拉训练:借助毛巾、弹力带等工具缓慢活动开关节,每次在关节允许活动范围的末端维持10~30秒,以出现轻微的肌肉、软组织牵拉感为参考。

(三)术后5~6周(塑形期):重建活动范围

1. 渐进抗阻力训练:利用500ml水瓶或哑铃做上肢各肌肉的抗阻力练习,弹力带、沙袋做下肢各肌肉的抗阻力练习。

2. 功能模拟训练:如通过拧毛巾、转门把手锻炼手部、腕关节、前臂灵活性;捏橡皮泥、握力球锻炼手指灵活性;踩矿泉水瓶滚动锻炼踝关节灵活性等活动。

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居家康复训练该注意哪些问题1.个性化方案:康复训练方案应根据骨折部位、严重程度、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并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2.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如早期可先进行肌肉的静力性收缩练习,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和抗阻训练。

3.适当放松:训练后要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可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按摩、热敷等,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

4.合理饮食:骨折术后需要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营养均衡,特别是钙质和蛋白质的补充,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肌肉生长。

5.良好心态:骨折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避免因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推荐阅读
双源CT双能量技术:骨折内固定术中的“隐形助手”
2025-02-28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