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守护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保护指南
2024-12-2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384

撰文/陈彩辉

动静脉内瘘被称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它是通过手术将邻近的动脉和静脉吻合,形成一条能为透析提供充足血流量的血管通路。内瘘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做好日常保护至关重要。以下从内瘘护理的关键要点、常见问题处理及日常注意事项等方面,提供实用指导。

一、内瘘成熟阶段:耐心等待“生命线”变强

内瘘手术后并非立即可用,需经过4~8周的成熟周期,这段时间的护理直接决定内瘘能否顺利使用。

术后观察要点:每日触摸内瘘部位,感受震颤和血管杂音(像“呼呼”的风吹声),若震颤减弱或消失,需立即就医。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1~2周避免沾水,遵医嘱更换敷料,防止感染。观察伤口是否红肿、渗液,若出现发热、疼痛加剧,可能是感染信号,需及时处理。

促进成熟小技巧:术后1周,伤口无渗血、肿胀消退后,可进行握球锻炼(用软握力球,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促进血管扩张。避免在内瘘侧手臂佩戴手表、首饰,穿宽松衣物,防止血管受压。

二、日常维护:细节决定内瘘寿命

1. 保持内瘘侧手臂“绝对安全”

禁止在内瘘侧手臂进行抽血、输液、测血压,这些操作可能损伤血管内膜,导致血栓或狭窄。避免提重物(超过5kg)、长时间压迫或弯曲内瘘侧手臂,睡觉时不要枕在该手臂上。注意保暖,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内瘘血流,冬季可穿宽松长袖衣物保护。

2. 每日自查:3分钟“生命线”体检

看:观察内瘘部位皮肤是否红肿、瘀青、隆起,血管是否有明显变硬或结节。

摸:用手指轻触内瘘吻合口上方,感受是否有震颤(类似手机震动的感觉),震颤越明显说明血流越通畅。

听:用听诊器(或耳朵贴近皮肤)听血管杂音,持续、清晰的“呼呼”声是正常表现,杂音减弱或消失需立即就医。

3. 清洁与保护:预防感染是关键

透析后24小时内保持穿刺点干燥,避免沾水,若穿刺部位有渗血,用干净纱布轻压止血(力度以不阻断内瘘血流为宜)。日常洗澡时用温水冲洗,避免用力搓揉内瘘部位,洗完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内瘘侧皮肤护理,避免皮肤破损,一旦出现伤口及时消毒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三、透析后穿刺点护理:减少损伤,加速愈合

每次透析后的穿刺点护理对预防动脉瘤和血管狭窄至关重要:

透析结束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时,用指腹按压穿刺点上方1~2cm处,力度以“不出血且能摸到震颤”为标准,压迫时间一般15~20分钟,避免长时间用力按压导致血管闭塞。

止血后若出现皮下血肿,24小时内冷敷(用冰袋裹毛巾轻敷,每次10分钟),24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同时记录血肿变化,持续增大需就医。

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透析时提醒护士采用“绳梯式”穿刺(每次穿刺点间隔0.5~1cm),减少血管壁损伤。

四、警惕危险信号:这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内瘘出现以下问题时,可能是血栓、感染或狭窄的征兆,需在2小时内到医院处理,黄金救治时间越短,内瘘挽救成功率越高:震颤或杂音突然减弱、消失,可能是血栓形成。内瘘部位突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可能是急性血栓或感染。血管变硬、变细,穿刺时回血困难,提示血管狭窄。穿刺点长期不愈合、渗液或化脓,可能是感染或血管壁受损。

五、延长内瘘寿命的“加分项”

控制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是内瘘的“隐形杀手”,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减少血管损伤。

适度运动:内瘘成熟后,可每天进行握拳-松拳锻炼(每次100下,每日3次),促进血管扩张和血流速度。

定期检查:每3个月做一次内瘘超声检查,监测血管内径和血流量,早期发现狭窄等问题。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它的寿命长短不仅取决于手术质量,更依赖于日常精心呵护。从术后成熟到长期维护,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内瘘功能的好坏。记住:养成每日自查习惯,远离损伤行为,及时处理异常信号,才能让这条“生命线”更持久、更通畅,为透析治疗保驾护航。

(单位:赞皇县医院,省市:河北省石家庄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北京阵容成关注亮点
推荐阅读
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隐形风险:怎样避免常见并发症?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居家维护要点与并发症预防指南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