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芳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该病症后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实际上,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属于良性,无需过度恐慌。值得注意的是,耳穴中隐藏着应对甲状腺结节的“散结密码”,其中耳穴压豆法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有望成为辅助调理甲状腺结节的一种方法。
一、认识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于颈前方。甲状腺结节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由遗传、碘摄入异常等多种因素所致,表现为甲状腺内有结构异常的团块,成年人群体发病率较高。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触摸到颈部肿块时发现。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若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无需治疗;若结节体积较大,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或患者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明显的症状,则需到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二、耳朵虽小,却是人体的“微缩地图”
中医认为耳朵是人体的“微缩地图”,各脏腑器官在耳上有反射区,刺激对应反射区就可调节脏腑功能。耳上约200个穴位与经络、脏腑联系密切,人体病变时耳对应反射区会出现压痛等异常,刺激反射区就可起调节作用。基于此理论的耳穴疗法是安全有效简便的中医外治法,其中常用的耳穴压豆法,是将豆类贴压在耳穴位上持续刺激,以防治疾病。
三、常用的耳穴“散结密码”
(一)甲状腺穴
甲状腺穴位于耳朵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这个穴位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特异性穴位,直接对应着甲状腺。刺激甲状腺穴可以调节甲状腺的功能,促进甲状腺结节的消散。
(二)内分泌穴
内分泌穴位于耳朵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上部。内分泌系统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刺激内分泌穴可以调节内分泌功能,平衡体内激素水平。
(三)肝穴
肝穴位于耳朵耳甲艇的后下部。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绪不畅、肝气郁结是导致甲状腺结节形成的重要因素。刺激肝穴可以疏肝理气,解郁散结,帮助缓解甲状腺结节的症状。
(四)皮质下穴
皮质下穴在耳朵对耳屏内侧面,对应大脑皮质,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现代医学认为不良情绪易致甲状腺疾病,刺激该穴能调节神经、缓解焦虑、提高免疫力,对甲状腺结节恢复有积极作用。
四、简单易学: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可在家操作,步骤如下:
准备材料:王不留行籽、0.5cm×0.5cm胶布块、75%酒精、棉签。
清洁耳朵:用蘸75%酒精的棉签擦拭消毒。
寻找穴位:按穴位位置找甲状腺穴、内分泌穴等,按压找压痛明显处。
贴压豆:将籽放胶布中央,贴于穴位,力度适中,以耳感轻微疼痛或酸胀为宜。
按压穴位:每天按3~5次,每穴1~2分钟,稍用力增强刺激。
更换豆贴:一般保留3~5天,若胶布脱落或耳朵过敏需及时更换豆贴。
五、耳穴压豆的注意事项
(一)坚持治疗
耳穴压豆法是一种辅助调理方法,需要坚持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甲状腺结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消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进行耳穴压豆治疗时,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一般建议连续治疗1~3个月,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
(二)注意操作规范
在进行耳穴压豆操作时,要注意操作规范,以避免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首先,要确保所用的材料清洁卫生,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要在有效期内。其次,在清洁耳朵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耳朵皮肤。如果耳朵皮肤有破损、溃疡等情况,应暂时停止治疗。
(三)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耳穴压豆法可辅助治疗甲状腺结节,但不可替代正规医学治疗。一旦发现结节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检查治疗。对于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进行耳穴压豆治疗时,要按医嘱治疗,勿擅自停药或改变方案。
(四)个体差异
因体质和病情差异,耳穴压豆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不一。部分患者结节可缩小或消失,部分效果不明显。治疗时需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不适或效果不佳,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甲状腺结节大多为良性,患者无需过度焦虑。耳穴压豆法可作为辅助调理甲状腺结节的手段,但在使用该方法时,需坚持规范操作,同时结合其他疗法,并充分关注个体差异。此外,定期复查并严格遵循医嘱,是有效管理甲状腺结节的重要举措。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市: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