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护理手册:如何有效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症状?
2025-04-0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9510

撰文/孔德莉

严重精神障碍是一类影响深远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等。这类疾病不仅损害患者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功能,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在医疗治疗之外,日常护理在患者康复和症状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家属和照护者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有效护理。

了解疾病是护理的第一步

想要科学护理,首先要对疾病有基本认识。以精神分裂症为例,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情绪冷漠等症状。双相障碍则表现为情绪的极端波动,时而狂躁,时而抑郁。重度抑郁症则以持久的低落情绪、无兴趣感、睡眠障碍为主。这些症状看似难以理解,但它们并非性格缺陷或“想太多”,而是真实存在的大脑功能紊乱的结果。

药物管理是核心环节

大多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药物可以显著缓解症状,预防复发。然而,患者可能因为副作用、病耻感或缺乏自知之明而拒绝服药。照护者在这方面的作用非常关键。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服药习惯,可以设置固定的服药时间,使用药盒分类,或借助手机提醒。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如果出现强烈嗜睡、身体不适、情绪波动等副作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不建议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对于容易遗忘服药的患者,可以采用温和的提醒方式,避免指责或强迫,以减少对立情绪。如果患者出现拒药行为,也要保持冷静,耐心解释服药的重要性,并与医疗团队协作寻找解决办法。

情绪支持比我们想象的重要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常常被孤立,容易产生被遗弃感和自我否定。这种情绪状态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日常交流中,应避免使用带有偏见或否定性的语言。比如,“你是不是又发病了?”这类话语容易引发对抗或羞辱感。取而代之的,应是更多中性而支持性的表达,如“你今天感觉怎么样?”“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适当的陪伴也很重要。即使只是一起散步、吃饭或听音乐,也能帮助患者感受到人际连接的温暖。

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奏

在护理过程中,照护者可以协助患者建立并维持规律的生活节奏。例如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和睡觉、规律饮食、适度运动等。即使患者不愿意参与,也可以从最简单的小目标做起,比如每天散步十分钟、按时吃一顿饭,逐步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要避免刺激性活动和环境,如熬夜、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或接触过于嘈杂的场所。这些因素容易引发情绪波动,尤其在病情不稳定时应特别留意。

识别复发的早期信号

即便症状缓解,严重精神障碍仍有复发的风险。照护者如果能掌握一些早期识别技巧,往往可以在病情恶化前及时干预。常见的复发信号包括:睡眠变差、情绪反常、开始回避社交、话语变得杂乱或逻辑紊乱、开始表现出妄想或幻觉迹象等。一旦发现这些苗头,应尽快联系医生进行评估。

关注照护者自身的心理状态

长期照顾精神障碍患者对家庭成员尤其是主要照护者来说,是一项高度消耗情感和精力的任务。有些照护者在默默承受压力的同时,忽视了自己的情绪健康,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这并非软弱,而是一种客观的心理疲劳反应。照护者也需要倾诉、疏解、休息,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支持团体的帮助。只有照护者自身情绪稳定,才有能力提供持续有效的支持。可以尝试给自己留出固定的“喘息时间”,哪怕只是每天短暂的独处或做一件让自己愉快的小事。与亲友保持联系,不孤军奋战,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方式。

共同生活中的尊重与界限

在日常相处中,照护者与患者既要保持亲密,也要学会设立合理的界限。有些照护者出于担心,会过度控制患者的一举一动,但这往往会适得其反,可能引发患者的不满甚至敌意。应尽量鼓励患者参与家庭事务,如买菜、做饭、收拾房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仍是家庭的一分子。同时,也要明确说明哪些行为不可接受,例如暴力、过度依赖、随意停药等。

严重精神障碍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科学护理、良好沟通、规律生活以及社会资源的支持,患者的症状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照护者的耐心、理解和专业管理,正是帮助他们走向稳定生活的关键力量。希望这份护理手册,能为每一位在路上的家庭,提供实用的方向和一点信心。

(单位: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社区运动、饮食与康复:科学辅助结核与严重精神障碍恢复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家庭护理与专业支持: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双重力量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让爱与关怀同行:社区如何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实现正常生活?
2025-03-01 北京科技报
南京宝马案与“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2015-09-16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