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张少雨
孩子频繁夜咳,不仅让家长揪心难眠,更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发出的信号。这种易被误认为“感冒”或“支气管炎”的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一、过敏性咳嗽:儿童慢性咳嗽的“特殊类型”
过敏性咳嗽属于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多发于2~12岁过敏体质儿童。它并非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而是呼吸道黏膜对过敏原产生的过度敏感反应,医学上称为“气道高反应性”。
其典型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发作时间集中,多在夜间、凌晨或清晨加重,这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气道分泌物刺激有关;二是诱因明确,接触尘螨、花粉、冷空气或运动后咳嗽加剧;三是症状单一顽固,以干咳为主,无痰或少量白痰,持续超过4周,普通止咳药效果甚微。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孩子常伴有过敏“前科”,比如婴儿期患过湿疹、平时爱揉鼻子揉眼睛,或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病史。
二、过敏原“清单”:哪些因素会诱发咳嗽
儿童呼吸道黏膜娇嫩,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过敏原的反应更敏感。常见诱发因素主要有三类:
(1)吸入性过敏原:尘螨(床垫、地毯、毛绒玩具中最密集)、花粉(春季杨柳絮、秋季蒿草为高发)、霉菌(潮湿的卫生间、花盆土壤)、宠物皮屑(猫、狗的唾液蛋白易致敏)等,其中尘螨过敏在我国儿童中占比超60%。
(2)食物性过敏原: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高蛋白食物可能引发过敏,部分孩子进食后1~2小时内咳嗽加重,还可能伴随皮疹、呕吐。
(3)环境刺激物:二手烟、厨房油烟、香水、雾霾等会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加重咳嗽。尤其二手烟,会使孩子气道敏感性增加3倍以上。
三、科学鉴别:别把过敏咳当“感冒”
由于初期症状相似,家长易混淆过敏性咳嗽与普通感冒,导致治疗延误。可通过以下几点区分:
(1)持续时间:普通感冒咳嗽1~2周会缓解;过敏性咳嗽持续超4周,反复发作。
(2)伴随症状:感冒常伴发热、咽痛、流涕(初期清涕,后期变浓);过敏性咳嗽多伴“过敏三联征”——鼻痒(揉鼻子)、眼痒(揉眼睛)、打喷嚏,无发热。
(3)治疗反应:抗生素、止咳糖浆对过敏性咳嗽无效;用抗过敏药(如西替利嗪)或雾化治疗后,症状会明显减轻。
若孩子符合上述特征,建议及时到儿童呼吸科或过敏专科就诊,通过过敏原检测、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
四、综合干预:从环境到治疗的全方位管理
过敏性咳嗽的控制需“预防+治疗”结合,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
1. 打造“低敏环境”
定期清洁:每周用55℃以上热水洗床单被罩(杀死尘螨),用吸尘器清理地毯沙发,毛绒玩具每月密封高温烘烤1小时。
环境调节:湿度保持50%~60%(潮湿用除湿机,干燥用加湿器);花粉季关门窗,外出戴口罩;不养宠物,或不让宠物进孩子卧室。
减少刺激:家庭成员戒烟,不用香水香薰,厨房做饭时让孩子远离。
2. 规范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适合婴幼儿)缓解过敏反应;气道高反应明显时,短期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减轻炎症;明确单一过敏原且反复发作的孩子,可进行脱敏治疗(如舌下含服脱敏剂)。
3. 日常护理辅助
饮食:规避明确过敏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猕猴桃、菠菜)和Omega-3的深海鱼,帮助减轻炎症。
运动:选择温和运动(如游泳、慢走),避免剧烈跑跳诱发咳嗽;运动后及时擦汗防受凉。
五、警惕进展:过敏咳可能是哮喘的“前奏”
临床数据显示,约30%~40%的过敏性咳嗽患儿会在数年内发展为过敏性哮喘。若孩子咳嗽时出现“嘶嘶”喘息声,或运动后咳嗽半小时以上不缓解,需立即就医,通过肺功能检查评估气道情况,避免病情恶化。
孩子的夜咳不容忽视,当常规治疗无效时,不妨警惕过敏性咳嗽。及时规避过敏原、规范治疗,才能让孩子摆脱咳嗽困扰,安享安稳睡眠。
(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省市:河北省承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