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静丽 杨雪莲 刘婷
肩周炎,俗称“冻结肩”或“五十肩”,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的人群。它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病程常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会带来长期的功能障碍。很多人对肩周炎缺乏了解,往往等到疼痛严重、手臂几乎抬不起来才引起重视。事实上,肩周炎的预防和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可以大大减轻痛苦,加快康复。
什么是肩周炎
肩周炎指的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肩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出现慢性炎症,导致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和持续性疼痛。这种疾病发展缓慢,初期多表现为轻微酸痛,夜间或天气变化时更明显,逐渐发展到关节活动严重受限,衣服都无法自己穿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肩周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与肩关节退行性改变、长期不活动、外伤后不正确使用等因素都有关系。尤其是上班族、家务劳动者或长期重复使用上肢的人,更容易患上肩周炎。
早期预防:从小习惯做起
避免长期保持同一姿势:特别是长时间低头、伏案或举高手臂工作,每隔一小时要活动一下肩膀,比如前后摆臂、耸肩、伸展动作,促进血液循环。
适度锻炼肩部肌肉力量,如做扩胸运动、拉伸练习、轻微的哑铃训练等,有助于增强肩部稳定性,预防软组织粘连。
注意肩部保暖:尤其是在寒冷潮湿的季节,冷刺激会使肩周软组织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增加炎症发生的风险。
疼痛期的自我管理
肩周炎往往经历三个阶段:疼痛期、冻结期、恢复期。疼痛期是最初期,也是患者最容易放弃活动、导致功能恶化的时候。
在疼痛期,主要目标是缓解疼痛、避免进一步僵硬。可以适当应用热敷,每次约20分钟,一天两到三次,帮助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热敷可以用热水袋、热毛巾,也可以使用理疗仪器,但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如果疼痛明显,可根据医生建议,短期使用止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和疼痛。即使疼痛,也不能完全停止肩关节活动。应在疼痛允许范围内,进行轻柔的被动活动或摆动练习,避免关节囊和软组织进一步粘连。
冻结期的功能锻炼
爬墙练习:面对墙壁,手指像“爬虫”一样逐步向上移动,逐步增加高度,促进肩部的外展和前屈活动度。
体前摆臂:身体微微前倾,患侧手臂自然下垂,轻轻前后摆动,通过惯性逐步增加活动幅度。
拉毛巾练习:双手抓住毛巾,健康侧带动患侧手臂做上举动作,帮助肩关节拉伸。
恢复期的进一步强化
当进入恢复期后,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此时需要继续坚持功能锻炼,并逐步加入肩部力量训练,比如轻量哑铃、弹力带拉伸等,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力量,防止复发。逐步恢复日常生活中的肩部活动,比如穿衣、梳头、抬手取物等动作,这不仅有助于功能恢复,还能让肩关节重新适应日常负荷。
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肩周炎患者应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高频率重复动作,比如长时间提重物、过度刷墙、抬举沉重物品等,以免再次诱发疼痛或导致症状反复。长期精神紧张、睡眠不足会影响机体修复和免疫功能,影响康复进程。充足的休息、积极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是肩周炎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隐形药物”。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帮助软组织修复和肌肉力量增强。
什么时候需要看医生
虽然肩周炎大多数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得到改善,但如果疼痛持续加重,影响夜间睡眠,或者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肩关节活动度仍无明显改善,就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封闭治疗、物理治疗或其他康复方案,必要时甚至考虑微创手术松解粘连。如果疼痛伴随明显的肿胀、红热,或者突然失去手臂的活动能力,也需要及时排查是否有其他疾病,比如肩袖撕裂、关节感染等。
肩周炎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通过科学的预防、积极的功能锻炼和合理的生活管理,大多数患者都能逐渐康复,恢复正常生活。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位。只有重视日常的预防,及时应对初期的疼痛,耐心坚持功能训练,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肩周炎带来的困扰。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