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申春柳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咳”“气喘病”“肺气肿”等词汇时有耳闻,却少有人意识到这些都可能与一种被称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关。这种疾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但若任其发展,会逐渐侵蚀肺功能,最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相比治疗,及早发现并干预COPD,可在很大程度上阻断其恶化的过程。本文将从疾病特性、识别线索、干预策略等方面,系统阐述早期识别和管理COPD的重要性。
一、COPD是什么病
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呼吸道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病理基础主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狭窄、肺泡破坏与肺实质弹性降低。典型表现包括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重。不少患者在疾病早期只是偶尔咳嗽咳痰,往往误以为是天气变化、年龄增长或“抽烟正常反应”,因而忽视求诊。其实,COPD不是一种单纯的“老年现象”,而是一种进展性的病理过程,一旦发展至中晚期,将严重限制患者的体力活动、劳动能力,且急性加重期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二、哪些人群应提高警惕
COPD具有明确的高危人群特征,因此早期识别首先应锁定目标人群。以下人群尤需重视呼吸症状变化:
长期吸烟者:吸烟是COPD最明确的致病因素,吸烟年限和数量与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职业性粉尘暴露人群: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棉纺、印染、金属冶炼行业从业者。
接触厨房油烟频繁者:尤其在通风条件差的农村家庭,长期烹饪烟雾会持续刺激气道。
有慢性咳嗽史者:若咳嗽持续两年以上且每年超过3个月,需高度怀疑。
有家族呼吸系统疾病史者:基因易感性也会影响发病风险。
三、为什么“早发现”至关重要
COPD发展初期,虽然气道已有炎症和阻塞,但肺功能下降尚处于代偿阶段,患者常无明显症状。然而,这并不代表病情不严重。早期阶段的气道损伤若不干预,病变将持续加重,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肺组织破坏。越早发现,越可能通过治疗延缓肺功能衰退。肺功能检查是诊断COPD的核心工具,通过测量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指标,可以发现无症状阶段的早期气流受限。而在症状明显之前进行干预,其效果远远优于疾病进入加重期后的被动治疗。
四、如何实现“早干预”
1、改变生活方式是根本
戒烟是首要任务:不论吸烟史多长,戒烟都能立刻减少炎症反应,对疾病进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改善空气质量:居家环境应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厨房油烟、香烟、熏香等刺激物暴露。
坚持锻炼:规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可提高肺活量和运动耐力。
2、药物治疗要合理、个体化
支气管扩张剂:如吸入型β2激动剂和抗胆碱药,是缓解气短和改善呼吸困难的基础治疗。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有反复加重或哮喘重叠表现的患者更为适合。
定期复查肺功能:监测肺功能变化,有助于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3、肺康复训练和营养干预
肺康复不仅包括体能训练,还包含呼吸训练、心理辅导、营养调整等综合手段,是延缓病情、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4、规范接种疫苗
病毒感染是引发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应鼓励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接种一次肺炎球菌疫苗,减少感染发生。
五、警惕“急性加重期”的信号
即使是稳定期的COPD患者,也需防范“急性加重”,这是疾病进展的重要节点。其表现包括:咳痰量明显增加,痰色变黄或变浓;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发热、胸闷或活动后疲乏显著加剧。一旦出现上述变化,应立即就诊。越早识别、及时处理,越能减少住院率与并发症。
六、结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沉默的肺病”,它的危害跟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一样,尤其是急性加重时,危害更大,但由于症状起始较轻,病程较长,极易被忽视,所以需要早发现、早干预!
(单位:邵东市人民医院,省市:湖南省邵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