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结直肠肿瘤早期信号识别要点
2025-03-31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4021

撰文/冯杰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结直肠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位居前列。然而,早期结直肠肿瘤如果能被及时发现并干预,患者五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因此,掌握结直肠肿瘤早期信号识别要点,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

排便习惯的改变是结直肠肿瘤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相对固定的排便规律。但当结直肠出现肿瘤时,肠道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部分患者排便次数可能会增多,原本每天一次的排便,变为一天多次,且每次排便量较少,总有排不尽的感觉;也有患者会出现便秘症状,排便间隔时间延长,粪便干结难以排出。此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同样值得警惕,这可能是肿瘤导致肠道狭窄或功能紊乱的表现。例如,45岁的王先生,近两个月来排便变得不规律,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起初他并未在意,直到出现便血症状才就医,最终被确诊为早期结直肠肿瘤。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患者还会出现里急后重感,即频繁产生便意,却在排便时无法顺利排出,这种特殊症状在直肠肿瘤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需要关注。

粪便性状的异常也是不可忽视的信号。健康人的粪便多为圆柱形,质地软硬适中。当结直肠内有肿瘤生长时,粪便在通过肠道过程中会受到挤压,从而导致形状改变。粪便可能变细、呈扁条状,或表面出现凹槽。除了形状变化,便血也是一个重要警示。便血的颜色可因肿瘤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若肿瘤位置靠近肛门,血液多为鲜红色,附着在粪便表面;若肿瘤位置较高,血液与粪便混合,可使粪便呈现暗红色或黑色。需要注意的是,便血容易与痔疮等疾病混淆,许多人发现便血就认为是痔疮,从而延误了诊断。此外,当肿瘤表面发生糜烂、溃疡时,粪便中还可能带有黏液,这种黏液便与正常排便时的少量黏液不同,量会明显增多,且可能伴有特殊腥臭味。因此,一旦出现便血、粪便形状改变或黏液便等症状,无论是否伴有疼痛,都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腹部不适同样是结直肠肿瘤早期可能出现的信号。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隐痛、胀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下腹部,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有时呈间歇性发作,有时则持续存在。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出现腹部肿块,部分患者自己用手就能触摸到。此外,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也较为常见,这些症状可能会在进食后加重。在临床中,有些患者会将腹部不适误认为是普通的肠胃不适,自行服用肠胃药缓解,却掩盖了真实病情。比如,曾有患者长期感觉下腹部胀满不适,当作消化不良处理,直到疼痛加剧才检查出肿瘤。所以,当腹部不适症状持续不缓解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

除了上述局部症状,结直肠肿瘤还可能引起全身性表现。由于肿瘤的生长会消耗身体营养,患者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即使饮食和生活习惯没有改变,体重仍持续减轻。同时,肿瘤导致的慢性失血,会引发贫血症状,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等。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低热症状,这是因为肿瘤组织释放的致热物质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一般在37.3℃~38℃之间波动,且常规的退烧治疗效果不佳。

需要强调的是,出现上述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结直肠肿瘤,许多其他肠道疾病也可能有类似表现。但这些症状是身体发出的 “预警信号”,提醒我们要提高警惕。45岁以上人群、有结直肠肿瘤家族史者、有肠道慢性炎症的患者等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这是目前发现早期结直肠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也有助于降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风险。关注结直肠肿瘤早期信号,重视肠道健康,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生命防线。

(单位:仪陇县第二人民医院,省市:四川省南充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北京阵容成关注亮点
推荐阅读
结直肠肿瘤筛查:哪些检查最靠谱?
2025-02-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