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停药就复发?慢性前列腺炎的养护指南
2025-03-31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1万

撰文/马丽娟

“前列腺炎没完没了,一停药就复发,难道真的治不好?”这是不少男性朋友的共同困扰。慢性前列腺炎,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时间久,一度让人误以为得了“绝症”。其实慢性前列腺炎并不是不可控的“绝症”,但它确实是一个需要耐心和长期管理的“慢性烦恼”。关键不在“彻底根治”,而在于科学养护和规范控制。

一、慢性前列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

慢性前列腺炎其实是一种长期的“盆底功能紊乱综合征”,表现为会阴胀痛、排尿不适、尿频尿急、性生活受影响,有时候还会牵扯到腰部、大腿根甚至肛门周围的隐痛。多数患者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感染源,而是由于长期久坐、压力大、憋尿频繁、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等诱发了局部循环不畅、神经敏感、盆底肌肉紧张等问题。这些因素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就容易长期反复。

二、为什么一停药就复发

不少患者抱怨:“吃药时还好好的,一停药就又开始胀痛、尿急”,这是因为药物虽然缓解了症状,但如果没有从生活方式上做出调整,病因依旧存在,就像是按下了“暂停键”,而非“重启键”。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心理”,把药物当成了唯一的治疗手段,却忽视了生活管理、身体调养、情绪调整的重要作用。所以真正让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不是停药本身,而是生活方式没有改变。

三、科学养护,才是长期稳定的关键

慢性前列腺炎需要长期管理,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不能指望一次治好,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以下这些建议,很多患者实践后都觉得“真香”。

动起来,规律运动是改善的第一步。久坐是慢性前列腺炎最大的敌人。长时间坐着会让盆底区域的血液循环变差,局部充血、代谢产物堆积,引发各种不适。建议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最合适。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改善情绪,缓解紧张与焦虑。

饮食清淡,告别“火上浇油”的习惯。不少患者症状加重,往往与一次火锅烧烤、几瓶啤酒密切相关。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会让前列腺局部充血、水肿加重,引发不适。养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同时避免浓茶、咖啡、烈酒等刺激性饮品。

规律排尿,别“憋”出问题。憋尿是慢性前列腺炎的“隐形炸弹”。经常憋尿会让前列腺长期处于“胀压”状态,血流减少、组织水肿,诱发炎性反应。建议有尿意就尽快排出,保持规律排尿,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白天要适量饮水,稀释尿液,有助于冲洗尿道和前列腺导管。但饮水也别太过“积极”,不少患者为了“多排尿”狂灌水,反而增加膀胱负担,引发尿急、尿频

性生活适度有节,避免“伤”上加伤。过度频繁或长期禁欲,都会让前列腺陷入不稳定状态。适度的性生活有助于前列腺液的排出和管道通畅,是一种“自然的清洗方式”。但要注意的是,避免性生活过于频繁、过度疲劳或者在症状加重期进行性生活,这些都可能让前列腺进一步充血甚至痉挛。

心理疏导不可忽视。慢性前列腺炎的另一大“加重器”就是焦虑、紧张和过度关注,有些患者一旦出现轻微症状,就高度紧张,甚至怀疑自己患了严重疾病。这种“精神放大器”反而加重了局部神经敏感,形成恶性循环。学会正确看待慢性前列腺炎,不夸大也不忽视,才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训练、听轻音乐等方式舒缓情绪,严重焦虑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四、不是每次发作都要“重头再治”

慢性前列腺炎的特点之一是症状波动,有时轻有时重,就像“潮起潮落”。轻微症状时未必需要重新用药,而是应加强自我调养和观察。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明显发热、排尿疼痛、尿液脓性分泌物等情况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评估,排除急性发作或感染。切忌“过度治疗”,也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破坏菌群、加重不适。

慢性前列腺炎不是“终身伴侣”,虽然它容易复发但并不是会陪一辈子的病。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症状完全可以稳定控制,甚至长期不发作。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即使有慢性前列腺炎日子依然可以轻松自在。

(单位:崇左市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推荐阅读
慢性前列腺炎心理护理:打破“身心枷锁”,重拾生活质量
2024-12-02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