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彭艳姣
怀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不仅关乎新生命的诞生,也牵动着每一位母亲的身心健康。从得知怀孕的那一刻起,到婴儿呱呱坠地,整个孕期需要经历许多重要阶段,每一个阶段,妇产科护理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是对母婴安全的守护,更是整个家庭幸福的保障。
怀孕初期:确诊与风险评估
怀孕的第一个关键时刻往往是“确认怀孕”。通常通过尿妊娠试纸或血液检查检测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即可明确是否怀孕。但确诊怀孕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初步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这一阶段,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是否有流产史或遗传病家族史,以便判断是否属于高危妊娠。在怀孕6到8周之间,医生通常会安排第一次超声检查,确认宫内妊娠、胚胎发育是否正常以及是否为多胎妊娠。此时的妇产科护理重在全面体检、制定孕期计划,并指导孕妇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孕中期:监测发育与健康管理
进入孕中期,也就是怀孕14到27周末之间,大多数孕妇会感觉相对舒适,孕吐症状减轻,胎动逐渐出现。这一时期的护理重点转向胎儿发育的监测与孕妇健康的维持。16到18周是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重要窗口期,医生会建议孕妇进行母血唐筛或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以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22到24周通常安排一次详细的系统超声,也被称为“大排畸”,可清晰观察胎儿各器官发育情况,及早发现结构性异常。这一阶段,妇产科护士会特别关注孕妇的营养摄入、体重变化、血压水平,以及是否出现水肿、贫血等常见问题。
孕晚期:为分娩做好准备
孕晚期,即28周至分娩,随着胎儿快速成长,孕妇身体负担加重,许多潜在并发症开始显现,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位不正等。
医生通常会在24~28周左右安排糖耐量试验,用于筛查妊娠糖尿病。同时会加强胎心监测,必要时增加超声次数,观察羊水量、胎盘功能等指标,确保胎儿处于良好状态。进入36周后,医生会评估胎位、宫颈情况及盆骨条件,为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做出合理判断。
妇产科护士会指导孕妇进行产前训练,包括呼吸技巧、宫缩应对方法、生产体位选择等。还会提醒孕妇识别临产征兆,如规律宫缩、见红或羊水破裂,并提供就诊时机建议。
分娩时刻:生与痛的较量
当孕妇进入分娩阶段,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妇产科护理团队都将全力以赴保障母婴安全。自然分娩中,护士要密切监测宫缩频率、胎心变化、宫颈扩张情况,引导孕妇合理用力,控制节奏,并适时给予心理安抚与止痛措施,如导乐陪伴、无痛分娩等。
若因胎儿窘迫、产程异常等原因需转为剖宫产,手术护理则尤为关键。术前需做好禁食、备皮、静脉通道建立等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完成麻醉、消毒、手术操作;术后还需严密观察出血量、子宫收缩、伤口恢复等,防止感染或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
这个阶段,不仅是母亲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挑战。妇产科护士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要给予温暖、鼓励和安全感,帮助产妇顺利跨过这道“生命之门”。
产后护理:别忽视“坐月子”的科学性
分娩只是旅程的节点,产后的恢复更不容忽视。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产妇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精心照顾。最初的6周被称为产褥期,是身体器官逐渐恢复、建立乳汁分泌、子宫收缩止血的关键阶段。
妇产科护理此时着重于观察恶露情况、乳房胀痛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泌尿困难、感染迹象等。同时,还会指导正确哺乳姿势、护理乳头破损、预防乳腺炎等问题。护士也会密切关注产后抑郁的早期迹象,及时提供心理支持或转介专业帮助。科学坐月子并不是“闭门不出、滴水不沾”,而是根据身体恢复节奏,合理安排营养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睡眠和心理调节,帮助产妇尽快回归日常生活。
怀孕和分娩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科学的妇产科护理,不仅能提高孕产安全率,也能让女性在整个过程中感受到尊重、理解与陪伴。这不仅关乎一个孩子的降生,更是一位母亲的重生。在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有能力让每一个生命的到来更安全、更温暖。而实现这一点,离不开每一位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辛勤守护。她们是孕产路上的“护航者”,是生命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单位:岳阳市人民医院,省市:湖南省岳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