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阳芳
在孕期产检中,妊娠期糖尿病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像一位“无声的干扰者”,若饮食管理不当,可能增加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的风险,还会导致胎儿过大、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必要为大家详细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管理要点,帮助准妈妈们通过科学饮食控制血糖,保障母婴健康。
一、饮食管理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主要与孕期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不同于其他疾病,饮食管理是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甚至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单纯通过饮食控制就能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科学的饮食管理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为孕妇和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相反,不合理的饮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加重病情,增加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每一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都应重视饮食管理,将其贯穿于整个孕期。
二、饮食原则
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管理并非简单的“少吃糖”,而是要遵循“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少食多餐、粗细搭配”的原则。控制总热量是核心,既要满足孕妇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又要避免热量过剩导致血糖升高和体重增长过快。总热量的计算需根据孕妇的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目标以及活动量来确定,一般由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孕中晚期每天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约为30~35千卡;而孕前肥胖的孕妇,所需热量则相对较低。营养均衡也不容忽视,要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合理摄入。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但要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蛋白质占15%~20%,以优质蛋白为主;脂肪占25%~30%,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同时,要做到少食多餐,将每天的食物分成5~6餐,包括3次主餐和2~3次加餐,这样可以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大幅波动,还能减少饥饿感。
三、食物选择
在食物选择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要学会辨别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应少吃或不吃。推荐多吃的食物:主食可选择糙米、燕麦、荞麦、玉米等粗粮,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升糖指数低,能延缓血糖上升;蔬菜应多吃绿叶蔬菜、西蓝花、黄瓜、西红柿等,这些蔬菜热量低、纤维丰富,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来源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牛奶等,其中鱼类富含DHA,有助于胎儿大脑发育;水果可选择苹果、梨、草莓、蓝莓等低升糖指数的水果,且要控制好摄入量,一般每天不超过200克,最好在两餐之间食用。应少吃或不吃的食物:精制糖类,如白糖、红糖、冰糖、蜂蜜以及含糖饮料、甜点等,这些食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高糖水果,如西瓜、荔枝、龙眼等,要严格控制摄入量;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加重胰岛素抵抗。此外,烹饪方式也很重要,应尽量采用蒸、煮、炖、凉拌等方式,避免油炸、煎烤,减少油脂的摄入。
三、注意事项:细节决定成败
在饮食管理过程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监测血糖和体重是必要的,孕妇应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以便及时调整饮食方案。同时,每周要测量体重,确保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约0.3~0.5公斤为宜。避免过度节食,有些孕妇为了控制血糖而过度减少食物摄入,这会导致胎儿营养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若饮食控制后血糖仍不达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治疗,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另外,要多喝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维持身体代谢,促进血糖稳定。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管理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只要准妈妈们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合理选择食物,做好餐次安排,并密切关注血糖和体重变化,就能有效控制血糖,为自己和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如果在饮食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获取专业的指导。
(单位:南充市嘉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省市:四川省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