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宁海珍
宫颈炎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妇科炎症,主要指宫颈受病原体感染或理化刺激后发生的炎症反应。若护理不当,可能反复发作甚至引发上行感染,影响生殖健康。掌握科学的护理要点,对促进炎症消退、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一、规范治疗是护理的基础
宫颈炎的护理需建立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切勿自行用药或中断治疗。
遵医嘱用药:急性宫颈炎多需抗生素治疗,需按疗程足量使用,即使症状消失也需完成治疗周期,避免病原体残留导致慢性炎症,治疗后需遵循医生指导复查。
明确病因:宫颈炎可能由细菌、病毒(如HPV)、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不同病因治疗方案不同,因此治疗前需通过妇科检查明确病因。
二、日常卫生护理:避免过度与疏忽
宫颈处于阴道与子宫之间,其健康与阴道微环境密切相关,卫生护理需把握“适度”原则。
清洁方式要正确: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即可,无需冲洗阴道内部。阴道本身有自净功能,过度冲洗会破坏菌群平衡,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经期护理要细致:经期宫颈口相对开放,易受感染,需勤换卫生巾,经期禁止盆浴、游泳,减少感染机会。
三、生活习惯调整:减少刺激与增强体质
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加重宫颈炎症或影响恢复,需从细节处调整。
暂停性生活:急性宫颈炎发作期或物理治疗后1~2个月内,需避免性生活,以防机械刺激加重宫颈损伤或导致病原体交叉感染。恢复性生活后,需注意双方外阴清洁,必要时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风险。
避免久坐与憋尿:久坐会导致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加重局部充血;憋尿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进而波及宫颈。建议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
戒烟限酒:吸烟会降低免疫力,影响宫颈组织修复,还可能增加HPV感染持续存在的风险;过量饮酒会加重身体负担,不利于炎症消退,因此宫颈炎患者需尽量戒烟,减少饮酒。
四、饮食调理:辅助炎症消退
合理饮食能为身体提供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辅助宫颈炎症恢复。
补充优质蛋白:可多吃瘦肉、鱼类,鸡蛋、豆腐、牛奶等,帮助修复受损组织,增强抵抗力。
多吃抗炎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如西蓝花、菠菜、橙子、猕猴桃等,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避免刺激性食物:治疗期间需少吃辛辣、油炸、过甜的食物,如辣椒、炸鸡、蛋糕等,这类食物可能刺激宫颈局部充血,加重不适症状,多喝水。
五、症状监测与及时就医
宫颈炎患者需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避免病情进展。
观察症状变化:注意白带的颜色、质地、气味,若出现白带增多、呈脓性、伴有异味,或出现外阴瘙痒、下腹坠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可能提示炎症加重或未控制,需及时就诊。
定期复查:慢性宫颈炎患者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宫颈涂片、HPV检测),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建议每年做一次子宫颈癌筛查。物理治疗后的患者,需按医生要求在1个月、3个月后复查,观察宫颈修复情况。
警惕并发症:宫颈炎若长期不愈,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影响生育。若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月经异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是否存在上行感染。
六、心理调节:避免焦虑与压力
心理状态对身体恢复有重要影响,长期焦虑、紧张会降低免疫力,不利于宫颈炎康复。
正确认识疾病:宫颈炎是常见妇科疾病,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可痊愈,不必过度恐慌。了解疾病相关知识,避免因误解(如将宫颈炎与宫颈癌直接挂钩)产生心理压力。
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散步、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与家人、朋友沟通,或寻求专业心理疏导,避免负面情绪积累。
宫颈炎的护理是一个“综合工程”,既需要配合医生完成规范治疗,也需要在日常卫生、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细致调理。同时,定期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和预防宫颈疾病的关键,女性应重视自身生殖健康,主动做好健康管理,才能让宫颈始终保持健康状态。
(单位:桂阳县樟市镇卫生院,省市:湖南省郴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