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杨汉思
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尊称为“后天之本”,承担着运化水谷精微、输送营养物质的重任,就像人体的“后勤部”。一旦脾胃虚弱,水谷运化功能受损,营养难以吸收,就会出现食欲缺乏、腹胀腹泻、倦怠乏力等症状,影响身体健康。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脾胃虚弱的中医日常调理妙招,助你呵护脾胃健康。
一、饮食调理:科学搭配,滋养脾胃
饮食是影响脾胃功能的关键因素。脾胃虚弱者应遵循“温、软、淡、鲜”的原则。主食可多选择小米、山药、芡实等。小米性温,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熬煮成粥后,上层的米油更是营养丰富,能保护胃黏膜;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可健脾益胃、助消化;芡实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与大米一起熬粥,是调理脾胃的佳品。
蔬菜方面,南瓜、胡萝卜、红薯都是不错的选择。南瓜富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免受粗糙食物刺激,促进溃疡愈合;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胃黏膜;红薯能补脾益胃、生津止渴,但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反酸。肉类可适量食用鸡肉、牛肉,鸡肉性温,味甘,归脾、胃经,能温中补脾;牛肉则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
此外,要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冷饮、生鱼片等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油炸食品、肥肉等油腻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易刺激胃黏膜,不利于脾胃健康。同时,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即可。
二、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运化
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中医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调理脾胃的好方法。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呼吸,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都对应着不同的脏腑,其中“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一动作,通过上下对拉,可牵拉脾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能活动全身关节,增强体质,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
除了传统运动,散步、慢跑、瑜伽等日常运动也能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饭后散步,可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但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慢跑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间接改善脾胃功能;瑜伽中的一些体式,如三角式、扭转式等,能按摩腹部器官,增强脾胃功能。建议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
三、穴位按摩:刺激经络,调和脾胃
人体经络系统与脏腑密切相连,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刺激经络,调和脾胃。足三里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它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足三里能调节胃肠功能,增强免疫力,可采用拇指按压的方法,每次按压5~10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宜。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是胃的募穴,能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可将手掌搓热后,放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按摩,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按摩脾俞穴、胃俞穴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按摩这两个穴位能增强脾胃功能,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症状。
四、情志调节:保持乐观,舒畅气机
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过度的情绪波动会影响脾胃功能。忧思伤脾,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因此,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对调理脾胃至关重要。可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钓鱼等,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
脾胃虚弱的调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饮食、运动、穴位按摩、情志调节等多方面入手,持之以恒。通过这些中医日常调理妙招,相信大家能够逐渐改善脾胃虚弱的状况,拥有健康的脾胃,享受美好的生活。
(单位:南充市高坪区龙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市:四川省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