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吴泽宏
在日常生活里,“胃痛”与“腹痛”是较为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很多人对此习以为常,觉得不过是吃坏了肚子或者胃部受了点刺激,休息一下或者吃点药就能缓解,往往不会将其与严重的疾病联系起来。然而,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有可能是胃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一旦忽视,可能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这两种癌症的早期信号。
一、胃癌的早期信号
1.1消化不良与上腹部不适
胃癌早期消化不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常常会感到胃胀,即使吃了一点点饭但就像吃了过多食物,胃部胀满得难受,即便没有吃很多东西,这种胀满感也可能出现。同时,反酸、嗳气等症状也会频繁发生。反酸时,会感觉有酸性液体从胃部涌上食管,带来灼烧感;嗳气则表现为不自觉地打嗝,且这种打嗝与正常吃饱后的打嗝有所不同,常常是没有规律地频繁出现。上腹部不适也是早期胃癌的重要信号。这种不适通常表现为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可能只是隐隐作痛,有时像被轻轻揪着一样。
1.2呕血与黑便
随着病情发展胃癌发展到一定阶段肿瘤表面可能会发生破溃、出血。这个时候若出血量较少,血液在消化分解过程就会使大便呈现黑色,质地像柏油一样又黑又亮,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黑便。黑便的出现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说明胃肠道内有出血情况。如果出血量较多,就可能会出现呕血的症状。呕血时,呕吐物中会带有鲜血或者呈现咖啡渣样物质。鲜血表明出血部位靠近上消化道,且出血速度较快;咖啡渣样物质则是因为血液在胃内经过胃酸的作用,发生了变性。
二、结肠癌的早期信号
2.1排便习惯改变
结肠癌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就是排便习惯的改变。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规律的排便时间和次数,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后定时排便,或者每天排便1~2次。然而,当患上结肠癌后,这种规律会被打破。可能原本每天排便一次的人,突然变成每天多次排便,而且每次排便的量并不多,总有一种排不干净的感觉;也有可能几天才排便一次,出现便秘的情况。除了排便次数的改变,大便的性状也会发生变化。大便可能会变细,这是因为肿瘤在肠道内生长,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使得肠道管腔变窄,大便通过时受到挤压而变细。
2.2腹痛与腹部不适
结肠癌引起的腹痛通常为隐痛或胀痛,疼痛位置多在中下腹部。这种疼痛不像急性阑尾炎那样疼痛剧烈且位置明确,它往往是一种较为模糊的不适感。有时疼痛可能会自行缓解,让人误以为已经没事了,但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复出现。
腹痛的发生可能与肠道蠕动有关。当肠道蠕动时,肿瘤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从而引发疼痛。此外,肿瘤本身也可能会引起肠道的不完全梗阻,导致肠道内的气体和粪便排出不畅,进而引起腹部胀痛。除了疼痛,患者还可能会感到腹部有坠胀感,尤其是在排便前后,这种坠胀感可能会更加明显。有些患者还可能会摸到腹部有肿块,这可能是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如果发现腹部有异常肿块,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2.3贫血与乏力
由于结肠癌可能会导致肠道慢性失血,长期下来患者就可能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肠道内的肿瘤组织会侵犯肠道黏膜和血管,导致少量持续出血。这些血液随着大便排出体外,肉眼可能不易察觉,但长期积累下来,会使身体的铁元素等造血物质不断丢失,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贫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看起来没有血色,嘴唇、指甲等部位也会显得苍白。患者还会感到头晕,尤其是在突然起身或者快速运动时,头晕症状会更加明显。
“胃痛”和“腹痛”虽然常见,但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问题。了解胃癌和结肠癌的早期信号,关注身体的细微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这两种癌症至关重要。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维护身体健康。
(单位:常德军创医院,省市:湖南省常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