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别把抑郁当“矫情”!5个日常迹象,帮你读懂孩子的内心挣扎
2025-03-2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8584

撰文/刘子凤

在现代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青少年抑郁症的高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它不仅影响成年人,也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然而,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抑郁症状往往被误解为青春期的“矫情”或“情绪化”。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了解一些日常迹象,以便及时识别并理解孩子的内心挣扎。

1. 情绪波动和持续的悲伤

青少年抑郁症的一个显著迹象是情绪波动和持续的悲伤。如果孩子经常表现出无缘无故的悲伤、哭泣或情绪低落,这可能是抑郁症的信号。家长应留意孩子是否经常感到绝望或无助,以及是否对平时喜欢的活动失去了兴趣。持续的情绪低落,尤其是超过两周的时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睡眠问题

睡眠问题也是青少年抑郁症的常见迹象之一。这可能表现为失眠或过度睡眠。青少年可能会在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或者早晨难以起床,即使睡眠时间充足。睡眠障碍不仅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加剧抑郁症状。

3. 食欲和体重变化

食欲和体重的显著变化也是抑郁症的迹象。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导致体重下降;而另一些孩子则可能通过食物寻求安慰,导致体重增加。家长应关注孩子的饮食习惯是否有明显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否持续存在。

4. 注意力和学习困难

抑郁症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如果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困难,比如成绩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这可能是抑郁症的迹象。家长和老师应留意孩子是否在课堂上分心,或者是否经常忘记完成作业和任务。

5. 社交退缩和行为问题

社交退缩是青少年抑郁症的另一个重要迹象。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可能会避免与朋友和家人交流,减少社交活动,甚至完全孤立自己。此外,一些孩子可能会通过行为问题来表达内心的挣扎,如逃学、反抗行为或药物滥用。家长应关注孩子是否与同龄人隔绝,以及是否有不寻常的行为变化。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抑郁

识别出孩子的抑郁迹象后,家长和教育者应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应对。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倾听和沟通至关重要。家长和教育者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和担忧。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孩子知道他们并不孤单,他们的感受是被理解和接纳的。通过倾听和沟通,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其次,专业帮助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抑郁症,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服务的帮助。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家长和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孩子接受专业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建立日常规律也是帮助孩子应对抑郁的重要措施。家长和教育者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体育活动。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抑郁情绪。

最后,提供支持和理解是帮助孩子应对抑郁的关键。家长和教育者应给予孩子持续的支持和理解,避免批评和负面评价,这可能会加剧他们的抑郁情绪。通过提供支持和理解,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从而更好地应对抑郁情绪。

总之,帮助孩子应对抑郁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通过倾听和沟通、专业帮助、建立日常规律、鼓励积极活动以及提供支持和理解,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和成长的环境,帮助他们走出抑郁的阴霾,迎接美好的未来。

结语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家长、教育者和社会的共同关注。通过了解和识别抑郁的迹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挣扎,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记住,抑郁症不是“矫情”,而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健康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支持和理解的成长环境。

(单位:武汉儿童医院,省市:湖北省武汉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研究:抑郁症与多种疾病互为因果,打破循环需防治结合
2025-08-26 新华国际头条
老年性抑郁症的护理:如何通过心理疏导缓解症状?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基层全科医生眼中的“隐形心理健康”:抑郁与焦虑预警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抑郁的“悄悄”信号:不只是心情不好,身体也在说话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