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重症患者康复密码:早期活动与康复护理
2025-03-24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9073

撰文/张东萌

当重症患者从生死线上被拉回,躺在ICU的病床上时,很多人认为“静养”是最好的选择。但现代康复医学证实,早期活动与科学的康复护理,才是帮助重症患者摆脱呼吸机依赖、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的关键密码。这种看似“反常识”的干预方式,正在改写重症患者的康复轨迹。

重症患者为何需要早期活动

长时间卧床会导致一系列“卧床综合征”,肌肉以每天1%~1.5%的速度流失,7~10天就能造成明显肌萎缩;肺部痰液积聚易引发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增加深静脉血栓风险;胃肠蠕动减慢导致营养吸收障碍。而早期活动能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肺通气,就像给“休眠”的身体按下重启键。临床数据显示,接受早期活动干预的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可缩短2~3天,ICU住院时长缩短30%,远期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率提高40%。

早期活动怎么做

早期活动并非盲目“动起来”,需严格把握时机与强度。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早期活动有明确标准:生命体征稳定(心率60~120次/分、血压波动不超过基础值20%、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无急性心肌梗死、未控制的大出血、骨折等活动禁忌证;呼吸机参数处于较低水平(如呼气末正压≤10cmH2O)。符合条件者可从卧床期的被动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

卧床期的被动活动是基础。在患者清醒或镇静程度较浅时,由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进行肢体活动: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同时做踝关节屈伸、膝关节屈伸、髋关节外展等动作,每个关节每次活动10~15次,每日3~4组。这种被动活动能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僵硬,尤其适合使用镇静剂或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患者。

坐起与站立是重要进阶。当患者能耐受被动活动后,可逐步抬高床头:从30°开始,每日增加15°,每次维持30分钟,适应后过渡到90°端坐。端坐时可让患者双手握住床栏进行上肢牵拉,增强肩部力量。病情允许时,借助床边站立架辅助患者站立,初始每次站立5~10分钟,每日2次,逐渐延长至20~30分钟。站立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若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血氧降低,应立即停止并恢复卧位。

离床活动需循序渐进。当患者能耐受站立30分钟且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尝试床边坐椅:先用转移板将患者移至轮椅,背部放置靠垫,双腿自然下垂,初始每次坐10~15分钟,逐渐增加至1小时。进一步可在护理人员搀扶下缓慢行走,从每日1次、每次5米开始,根据耐受度逐步增加距离和次数。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可通过便携式呼吸机支持离床活动,确保活动期间呼吸支持不中断。

康复护理具体方法

康复护理需与早期活动同步配合。呼吸功能训练不可忽视,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紧,每次10分钟,每日3次),配合有效咳嗽排痰(先深呼吸3次,第3次吸气后屏气3秒,用力咳嗽),改善肺通气功能。营养支持是活动的基础,根据患者耐受度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如通过肠内营养补充乳清蛋白,为肌肉修复提供原料。

心理干预同样关键。重症患者常因身体虚弱、依赖器械产生焦虑或绝望感,护理人员和家属应多给予鼓励,用“今天能多抬一次腿”“站立时间又延长了”等具体进步增强其信心。记录每日活动成果(如站立时长、行走距离),让患者直观看到康复轨迹,激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重症患者的康复不是一场冲刺,而是需要科学方法的持久战。早期活动与康复护理的核心,是让身体在安全范围内“动起来”,唤醒沉睡的机能,打破“卧床-衰弱-更难活动”的恶性循环。当患者从依赖呼吸机到自主呼吸,从卧床不起到迈步行走,每一步微小的进步,都是这组“康复密码”在发挥作用。相信随着早期康复理念的普及,更多重症患者将从中获益,重获有质量的生活。

(单位:邢台市南和区人民医院,省市:河北省邢台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重症患者的“营养密码”:肠内vs肠外营养的选择之道
2025-04-28 北京科技报
重症患者输液管那么多,都有什么用?
2025-04-28 北京科技报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的重要性科普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重症患者身上插满管子,这些“生命通道”有啥用?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