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罗瑞琼
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形似蝴蝶的小腺体,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体温、心率和神经系统功能。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甲亢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成为许多人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甲亢患者常表现为怕热、多汗、心跳加快、体重下降、情绪波动、手抖及突眼,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骨质疏松等并发症。除了药物和必要的手术治疗,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病情控制和预防复发同样至关重要。
饮食:调控能量,控制碘摄入
饮食是甲亢管理中最基础、最日常的环节。甲亢患者往往新陈代谢加快,导致基础能量消耗升高,即使食欲增加,体重仍会下降。因此,首先需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摄入,以避免身体进一步衰弱。
在热量摄入方面,患者可根据体重、年龄、活动量来调整饮食,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蛋、豆制品、乳制品、蔬菜和水果。充足的蛋白质摄入有助于修复和维持肌肉,减少体重下降导致的肌肉流失。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亢患者一般需要限制碘的摄入,尤其是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果饮食中碘摄入过多,可能加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导致病情恶化。不过,并不是所有甲亢患者都需要严格限制碘,具体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个性化调整。
注意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饮品,这些饮品可能加重心慌、手抖、失眠等症状。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也有助于预防长期甲亢可能引发的骨质疏松问题。
运动:适度调节,提高体能
很多甲亢患者在患病期间出现心悸、乏力、肌肉无力等表现,往往误以为运动会加重症状,选择完全不运动。实际上,适度的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还能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不过,甲亢患者的运动要量力而行,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的耐力训练,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节奏平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瑜伽或轻度的家务劳动。运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根据自身心率、病情控制情况等综合评估,制定安全的运动方案。在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明显的心慌、气促、头晕或极度疲劳,应立即停止运动,及时休息或就医。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情绪与压力管理:不可忽视的支持
情绪波动是许多甲亢患者的常见问题。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导致患者易怒、紧张、焦虑甚至抑郁。同时,精神压力也是影响甲状腺功能的重要外部因素。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可能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复发。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调节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同样是疾病管理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音乐放松、阅读或与家人朋友沟通等方式,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如果情绪问题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和睡眠,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或咨询医生。
定期复诊与药物管理:长期监测是关键
甲亢的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甚至需要长期服药维持,目的是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在服药期间,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时服用药物,不能自行增减剂量或随意停药。
除了服药,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游离T3、游离T4、促甲状腺激素等,评估药物效果和病情变化。如果出现新的症状或并发症,例如心率明显增快、持续体重下降、突眼加重,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潜在副作用,例如抗甲状腺药物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定期血液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并处理。
甲亢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但并不可怕。通过科学治疗、个性化饮食、适度运动和情绪管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控制,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您或家人正面临甲亢问题,不要因为症状困扰而灰心,也不要盲目相信偏方或自行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规范治疗,并做好日常管理。只有将医学治疗与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主动权,享受更健康、更有质量的生活。
(单位: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