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严文影
高血压堪称“沉默的健康刺客”,悄咪咪在身体里搞破坏。我国有近3亿人被它盯上,可好多人还蒙在鼓里。更可怕的是,要是高血压没控制住,过几年后我们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就可能遭殃,甚至会危及生命。但别慌!高血压并发症虽凶,却是个“纸老虎”——只要咱们科学防控、管住嘴、迈开腿,它连近身的机会都没有!本文从高血压的基本概念、并发症的危害、有效的防控措施及常见误区入手进行科普。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抵御这个“无声的杀手”的侵袭!
一、高血压,你了解多少
高血压就像水管里的水压,水压太高,水管容易爆,血压太高,血管也受不了。正常血压是温柔的小水流,收缩压在90~139mmHg,舒张压在60~89mmHg。当血压持续超过此范围,通常会被认为患有高血压。了解高血压的基本概念,是我们预防和控制它的第一步。
二、高血压的并发症,你可别小瞧
1.脑血管病
高血压可是引发脑血管病的头号“帮凶”。持续的高血压会让脑血管壁压力很大,变得脆弱不堪,一不小心就容易破裂。脑血管一破,就会引发脑出血,很快就出现头痛、呕吐、手脚不听使唤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昏迷或死亡。另外,高血压还会加速脑血管粥样硬化,让血管变窄、堵住,造成脑梗死。脑梗死会影响大脑供血,让局部脑组织坏死,引发肢体瘫痪、痴呆等后遗症,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2.心脏病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动机”,而高血压会给这台“发动机”带来巨大的负担。长期高血压会影响心脏的输血能力,心脏的左心室为了把血液泵出去,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久而久之,左心室就会增厚、肥大,心脏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此外,高血压还会损伤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脏的血液供应减少,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脏病。心绞痛发作时,患者会感到胸部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心肌梗死则更为凶险,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会有生命危险。
3.肾脏病
肾脏是人体的“过滤器”,但碰上高血压也得“罢工”!持续的高血压会疯狂攻击肾脏小动脉,让肾脏“吃不饱饭”,使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脏功能一天天变差。毒素和水分排不出去,水肿、蛋白尿全找上门,严重时会变成尿毒症,只能靠透析或者肾移植来续命,想想都让人后背发凉!
三、保护心脑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合理饮食,远离高盐高脂
控制饮食是高血压防控的重要环节。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腌咸菜、腊肉、咸鸭蛋这些“盐值爆表”的食物,能少吃就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也赶紧“拉黑”,多吃新鲜果蔬,芹菜、菠菜、苹果、香蕉都是“降压小能手”,再搭配全谷物、鱼类、豆类,营养均衡,血压想高都难!
2.适量运动,让身体动起来
运动就是天然的“降压药”!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骑车随便挑,给身体来个“重启”,既能增强心肺功能,又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注意运动别太猛,循序渐进,从每天散步10分钟开始,慢慢加量。再搭配点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做俯卧撑,肌肉量上来了,基础代谢率也提高,血压想不听话都难!
3.戒烟限酒,守护健康
香烟里的尼古丁和焦油会让血管“一缩再缩”,血压“蹭蹭”往上涨。喝酒一上头,神经越兴奋,血压飙升。为了健康,戒烟戒酒刻不容缓!实在戒不了酒,也要点到为止!
4.保持好心情,远离压力
坏情绪就是血压的“隐形推手”!长期焦虑、压力大,身体激素会“乱成一锅粥”,血压也跟着“造反”。咱得学会当自己的“情绪管理大师”,听歌、追剧、旅游,和朋友唠唠嗑,把压力全释放。再尝试深呼吸、冥想、瑜伽,放松身心,血压自然会乖乖听话!
5.定期监测,及时发现问题
定期测量血压是早期发现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身体检查,了解病情。对于高血压高危人群,我们可以购买一台家用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下来。如果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波动较大,就要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高血压管理:科学用药与生活方式的结合
1.科学用药: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遵循个体化、联合用药、长期用药的原则。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以免导致血压波动或反弹。同时,要定期复诊,根据血压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2.生活方式调整:如前所述,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好心情等都是高血压患者应该坚持的生活方式。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还可以改善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常见误区澄清
误区一:血压正常就不用再吃药?
经常停服降压药会使血压上下波动严重,血管就像一根橡皮筋被拉拉扯扯,很快就没了弹性,因此不能随便停服降压药。
误区二:食物和保健品能降压,无需药物?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谣言。尽管某些食物和保健品可能有助于降低血压,但它们不能替代降压药物。目前,没有任何保健品可以替代降压药的治疗作用。保健品只能起到辅助保健的作用,不能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手段。
误区三:降压药一旦吃上就不能停
降压药是否需要长期服用,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可以不吃药或者少吃药。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然偏高,就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
误区四:新药比老药好,需要频繁更换?
降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其新旧无关,而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的适用性。如果一种降压药物有效且耐受性好,就应继续使用,而不必频繁更换。
六、结语
虽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但只要我们重视它,了解它,掌握科学的防控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护心脑肾,从现在开始,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抵御高血压这个“无声的杀手”,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单位:开平市马冈镇卫生院,省市:广东省开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