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胡雪雁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烦恼,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总感觉犯困,腰酸背痛,吃饭也提不起胃口?这些看似“小毛病”其实与身体的气血运行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有关。对付这些小小困扰,你自己身上就有调理健康的重要“开关”,那就是你的耳朵。
中医理论认为,耳朵是人体经络汇聚之处,身体的很多问题都能在耳朵上的反射区也就是穴位表现出来。通过运用耳穴疗法刺激耳部特定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达到缓解不适的目的。
1.耳朵虽小,作用不小:认识耳穴疗法
耳穴常用疗法有耳穴贴压、针刺、按摩、刮痧、电刺激或激光等。适应范围包括各种疼痛,如头痛、颈肩腰腿痛、关节痛、颈椎病、痛经、术后疼痛等;慢性病辅助治疗,如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代谢紊乱、便秘、消化功能紊乱、肥胖等;心理情绪调节如焦虑、抑郁的辅助治疗;戒断症状,戒烟、戒酒等成瘾性行为的辅助治疗。
紧急情况下,耳穴特定穴位针刺和/或放血还可以作为急救措施之一用于创伤止痛止血、高热降温、抗过敏、降高血压等。
2.睡眠问题,耳穴来助眠
失眠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老难题”,入睡困难,早醒后难以再入睡,白天没精神,长期下来不仅影响工作和学习,还可能会引发焦虑、高血压等健康问题。通过刺激耳朵上与睡眠相关的神经调节、脏腑功能及镇静安神的穴位如“神门”“心”“皮质下”“垂前”“枕”“交感”“肾”“肝”“内分泌”等穴位,可以起到安神定志、舒缓身心的作用,帮助身体和情绪放松,慢慢进入睡眠状态,对于经常失眠的人来说,配合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脑,再加上耳穴的温和调理,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善睡眠,迎来更好的休息。
3.这里疼、那里痛?耳穴帮你缓一缓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疼痛困扰,令人苦恼。耳朵上密布着与全身各部位相对应的穴位,在对应部位如“额”“枕” “颞”“颈椎”“腰骶”“肩”“盆腔”“内生殖器”“内分泌”等,刺激这些区域的特定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减轻疼痛不适的作用。
4.吃嘛嘛香,调理脾胃更轻松
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加上今年夏天热浪特别猛烈,很多人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中医理论认为盛夏暑多夹湿,湿热困脾致脾胃失调,在“脾”“胃”“小肠”“大肠”“交感”“三焦”“内分泌”等穴位施加适当刺激可以帮助调节脾胃运化,改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腹胀。
耳穴疗法,在耳朵特定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或磁珠,并适当按压刺激相应穴位,即可达到调节身体功能、缓解不适的目的。
5.耳穴压豆的注意事项
适度按压,每天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按压时应有酸、胀、热等轻微感觉为宜,不宜用力过猛。及时更换,一般每贴可使用2~3天,期间若有红肿、瘙痒等不适要及时取下。如果自行贴压需定位准确,因耳朵部位小巧,却分布有多达500~700个穴位,定位不准会影响疗效,最好还是请专业的医务人员施治。规范操作,贴压前75%酒精消毒耳部皮肤,同时可以清洁去脂,如有对酒精、胶布过敏需事先告知医务人员;定位需准确,用探棒寻取敏感点贴豆。耳部感染、破损、妊娠期慎用或禁用,严重疾病需就医。耳穴疗法应用范围虽广,但不可完全替代各种疾病的规范治疗,进行耳穴疗法,需排查器质性疾病,如:痛经严重者需结合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顽固性失眠需排查甲亢等疾病;胃肠道症状需排查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等。
总之,身体的小毛病其实可以用更温和、更简单的方式来调理,耳穴压豆疗法就是这样一种贴心又实用的中医保健方法,不打针、不吃药,只需一贴一按,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缓解不少常见问题,为身体调理加一把温柔而有效的“中医钥匙”。当然,耳穴疗法虽好,也要科学使用,配合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效果才更明显。
(单位:湖南航天医院,省市:湖南省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