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谭敏
吃药这事看似简单,其实大有讲究。很多人身体一不舒服就想着吃药,却常常忽略了药该怎么吃,以及什么药一起吃才合适。如果方法不对,轻则影响药效,重则产生副作用。我们每天接触到的药物种类很多,包括口服药、外用药等,其中口服药最容易被饮食影响。学会吃药时的正确饮食搭配,既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又可以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1.药物与食物均需合理搭配,不可随意组合食用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药物与食物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的是好朋友,有的是敌人。比如有些人吃药时喝一口牛奶,觉得这样会“顺口”一点,好吞咽,但是牛奶里面的钙会和一些药物“结伴而行”,像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一旦遇到牛奶就会降低药效,因为牛奶会让这些药物变成难以吸收的复合物,等于白吃。再比如吃降压药的人,如果一边吃药一边大吃腌菜、火锅、重口味的食物,药效也会打折。高盐饮食让身体存水,血压反倒更难降下来,这时吃药可能“无效”,让人觉得药量不够。另一种情况也很常见,就是服药期间喝果汁,尤其是葡萄柚汁,虽然看着健康,却容易“惹祸”。葡萄柚里头的成分会影响某些药在肝脏里的分解,导致药在体内的浓度变高,产生副作用。他汀类降脂药、某些免疫抑制剂与葡萄柚汁一块儿出现时,效果很容易“翻车”。
再比如某中药服药期间饮食禁忌如下:咸菜、腊鱼、腊肉类,油腻、油炸、奶油类,糯米类(烧卖、月饼、汤圆、粽子),海鲜类,冷饮类(冰箱里的食物也需待恢复常温后食用),常规发物、咖啡、奶茶类等。
2.正确吃药的几个关键时机
吃药不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不同的药对吃的时间有不同的要求,有些药要在饭前吃,有些药要在饭后吃,还有的药要空腹吃,这些都是“真事儿”,不是说说而已。比如,饭前半小时吃胃动力药,能让胃里先“热个身”,好让食物更快地被消化掉;消炎药、止痛药这些对胃有刺激的药物,最好在饭后服用,不能“空着肚子上战场”,不然会伤到胃黏膜。而胰岛素、降糖药这类药,要看餐前血糖高不高以及餐后血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什么时候吃,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人会头晕、没力气,严重时还会昏迷。说明书上写的“饭前”“饭后”“空腹”可不是随便写的,一定要仔细看,按照上面的要求吃才算是“对症下药”。
3.最容易被忽视的几个误区
用茶水送药:很多老年人有喝茶的习惯,吃药时随手就用茶水送服,但茶叶中的鞣酸会干扰铁剂及一些抗生素的吸收,茶碱还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加重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把药碾碎吃:孩子不喜欢吞药,有些家长会将药碾碎拌在饭里吃,老人牙齿不好,也会将药剪碎。但有些药是控释片、肠溶片,这种“暴力处理”会使药物提前释放,药效变短,还伤胃。
自己搭配中药和西药:很多人一边吃着医生开的西药,一边自己熬点中药调理身体,认为“双保险”。其实中西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吃下去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轻则腹泻、头痛,重则伤肝肾。所以吃这两种药的时候,至少要隔开两小时以上,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饮食调理不是敌人,是帮手
服药期间需忌嘴的种类较多,但食物不是敌人而是帮手,吃对了能让药性更加温和持久。吃抗炎药时,酸奶、乳酸菌制剂等有帮助,它们的益生菌群可以保护我们的肠道菌群,防止出现拉肚子、肠胃不适等情况。患高血压的人吃降血压药时,要遵循清淡饮食,少吃盐的原则,这样与吃药结合起来,效果会很好。一些需要补充营养的药物,比如服用铁剂,吃这类补血的药物时,可以搭配橘子、草莓这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西红柿等食物,吸收效率会提高,比光吃药好很多。因此饮食要和吃药相互配合起来,不是限制,而是拖后腿,而是一种协助,它能帮助我们的身体尽快好起来。
总而言之,吃药是一门学问,也是生活的艺术,吃药不是万能的,药要吃对,才能发挥它的功效。吃对药,不光是按照说明书来,还要对自己身体、日常饮食、药的特性有所了解。别小看这一颗药,它可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混在你的每一顿饭里,混在你的每一段作息里,混在你每一段的康复过程里。以认真的态度正确吃药,身体才会真的“药到病除”。
(单位:湖南名源堂中医药发展有限公司名济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科,省市:湖南省长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