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吴晓琳
孕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妈妈的身体需要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合理的孕期营养支持不仅关乎宝宝的健康成长,对妈妈的健康也至关重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孕期营养的世界,了解如何为宝宝和妈妈打造健康基础。
孕期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
孕早期(1~12周)
孕早期,胎儿生长发育相对缓慢,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孕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早孕反应。这个阶段,孕妇的营养需求重点在于保证摄入足够的叶酸、碳水化合物和必需的微量元素。
叶酸对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非常重要。孕妇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400~800微克叶酸,一直持续到孕早期结束。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即便在早孕反应严重、食欲不佳时,孕妇也应尽量保证每天摄入130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可选择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以避免因能量不足而导致酮体产生,影响胎儿大脑发育。
孕中期(13~27周)
进入孕中期,早孕反应逐渐减轻,孕妇的食量开始增加,胎儿也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此时,孕妇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都明显增加。
蛋白质是胎儿身体组织和器官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孕妇每天应比孕前多摄入15克蛋白质。
钙的需求量也大幅上升,以满足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需求。孕妇要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同时,适当晒太阳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钙。
孕晚期(28周至分娩)
孕晚期,胎儿体重迅速增加,孕妇的身体负担也越来越重。营养需求进一步提高,尤其要注意增加铁、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的摄入。
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孕妇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铁。可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促进铁的吸收。
必需脂肪酸对胎儿大脑和视力发育非常重要。孕妇可适当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孕期各类营养素的重要性及食物来源
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身体的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除了常见的蛋白质来源,豆类及其制品也是优质植物蛋白的良好选择,而且价格实惠,容易获取。
脂肪
脂肪不仅为孕妇提供能量,还是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但要注意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比例。除了深海鱼和坚果,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植物油也是健康脂肪的良好来源。
维生素
维生素在孕期起着多种重要作用。维生素A有助于胎儿视力和免疫系统发育,可从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食物中获取;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除了通过食物摄入,适当晒太阳也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
矿物质
钙、铁、锌等矿物质在孕期也至关重要。钙已如前文所述,是胎儿骨骼发育的关键;铁对于预防孕妇贫血必不可少;锌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对胎儿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和味觉都有重要影响。富含锌的食物有牡蛎、瘦肉、坚果等。
孕期饮食的注意事项
饮食多样化
孕妇应尽量保证饮食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这样才能摄入全面的营养素。每餐应包含谷类、蛋白质类、蔬菜水果等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满足胎儿和自身的营养需求。
控制食量,避免过度进食
虽然孕期需要增加营养,但也不能过度进食,以免孕妇体重增长过快,增加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也可能导致胎儿过大,增加分娩难度。孕妇应根据自身的体重增长情况,合理调整食量。
饮食卫生
孕期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食物,以防食物中毒或感染病菌,影响胎儿健康。水果要洗净后再吃,肉类和蛋类要彻底煮熟。
谨慎选择饮品
孕妇应尽量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浓茶等,过量的咖啡因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同时,要戒烟戒酒,这些对胎儿都有极大的危害。
孕期营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妈妈们需要根据孕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合理安排饮食,确保摄入全面、均衡的营养。这不仅是为了宝宝能够健康成长,也是为了妈妈自身在孕期和产后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重视孕期营养,为宝宝和自己打造一个坚实的健康基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单位:博白县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