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家庭急救:这5招必须掌握!
2025-03-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9万

撰文/李梦琼

意外与疾病总在不经意间降临,家庭作为日常生活的核心场景,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以下5种家庭急救方法,堪称守护家人健康的“生存必修课”,值得每个人深入学习并熟练运用。

一、心肺复苏(CPR):生命重启的黄金操作

心脏骤停是家庭中最凶险的急症之一,抢救的黄金时间仅有4~6分钟。在救护车抵达前,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重启生命的关键。

实施心肺复苏时,施救者需跪在患者一侧,将一手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另一手叠放其上,手指翘起避免接触胸壁。利用上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频率保持每分钟至少100次,深度不少于5厘米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用一手按压患者前额,另一手两指抬起下颌打开气道,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确保胸廓有起伏。如此循环,直至专业救援人员接手。操作前务必确认现场安全,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唤,判断其有无意识与呼吸,若无意识且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叹息,立即启动CPR并拨打急救电话。

二、海姆立克急救法:气道梗阻的克星

气道异物梗阻在儿童和老人中尤为高发,患者会因异物堵塞气道,出现无法咳嗽、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数分钟内就可能窒息。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冲击腹部产生压力,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将异物冲出。

对于成人和1岁以上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脚前后分开,前脚距患者一脚宽,后脚踮起,膝盖微弯。让患者前倾坐在弓起的大腿上,双臂环绕其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紧握握拳手,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腹部,每秒1次,直至异物排出。1岁以下婴儿则需采用不同手法:将婴儿面朝下置于手臂,用另一手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打5次;再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食指和中指快速按压5次,交替操作至异物吐出。

三、烫伤处理:科学应对高温伤害

厨房热水、热油溅洒,取暖时接触高温物体,都可能导致烫伤。烫伤后的处理直接影响创面愈合与疤痕形成。烫伤发生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30分钟,降低温度、缓解疼痛,阻止热力持续损伤皮肤,注意水温不宜过低,以防冻伤。

冲洗后,小心褪去受伤部位衣物,避免强行撕扯造成皮肤破损;若衣物粘连,可用剪刀剪开周围部分。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轻覆创面防感染,切忌涂抹牙膏、酱油等,这些不仅影响医生判断,还可能引发感染。轻度烫伤可涂抹烫伤膏,严重情况如出现水泡、皮肤破溃,需尽快就医。

四、止血包扎:创伤急救的基础

日常生活中,割伤、擦伤导致的出血十分常见。及时有效的止血包扎,能减少出血量、预防感染。根据出血情况,可采用不同方法。

小伤口出血,直接用干净纱布、毛巾按压5-10分钟即可止血;伤口较深、出血量大时,在直接压迫基础上,用纱布填塞伤口,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力度以止血且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包扎后观察肢体末端,若出现苍白、青紫、麻木,说明包扎过紧,需调整。动脉出血呈喷射状时,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如上肢出血压迫肱动脉,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同时迅速送医。

五、应对癫痫发作:守护安全的关键

癫痫发作时,患者常突然倒地、抽搐、口吐白沫。此时,首要任务是确保环境安全,移开尖锐物品。切勿强行按压患者,也不要往口中塞东西,以免造成骨折或窒息,可在患者头下垫软物。发作一般几分钟内结束,结束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误吸。若发作超5分钟,反复发作或意识未恢复,应立即送医。

掌握这些急救技能,是守护家人的生命防线。建议通过专业培训、模拟练习提升实操能力,备好含绷带、消毒棉球的急救箱,让急救知识成为危急时刻的“救命武器”。

(单位:汉源县唐家镇卫生院,省市:四川省雅安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全科医生的家庭急救秘籍:小小知识救大命
2025-04-14 北京科技报
宝宝突然呛咳要当心!气管异物家庭急救与预防指南
2025-04-07 北京科技报
家庭急救必备技能:海姆立克急救法全解析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心肌梗死发作时的家庭急救与就医时机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