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骆双红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认知障碍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数据显示,全球每3秒就有一人被诊断为认知障碍,而记忆力衰退往往是其早期最显著的表现。科学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的记忆训练,可有效延缓认知功能下降。有趣又实用的记忆训练小游戏,成为改善记忆力、对抗认知障碍的有效方式。
一、记忆训练:对抗认知障碍的有效武器
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海马体、前额叶等区域常出现功能退化,导致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能力下降。记忆训练小游戏通过刺激大脑神经突触,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激活大脑的可塑性,从而改善记忆功能。临床研究显示,坚持每日进行记忆训练的认知障碍患者,其记忆力评分比未训练者平均高出25%。
二、经典记忆训练小游戏解析
(一)数字记忆挑战
游戏规则:从3位数字开始,如“528”,让训练者重复说出;若能顺利完成,每次增加1位数字,如“4739”“62158”等,直至无法准确复述。也可反向复述,如将“369”复述为“963”,增加训练难度。
科学原理:锻炼短期记忆与工作记忆能力,强化大脑对数字信息的处理和存储功能。
进阶技巧:结合联想记忆法,将数字与生活场景关联,如“528”可联想为“5月28日是家人的生日”。
(二)图片联想记忆
游戏玩法:选取8~10张日常物品图片,如苹果、雨伞、钥匙等,让训练者观察1分钟后盖住图片,要求其说出看到的物品。逐渐增加图片数量至15~20张,或改变图片呈现顺序,增加记忆难度。
作用机制:调动视觉记忆与形象思维,刺激大脑颞叶区域,增强信息的存储与提取能力。
实用拓展:可使用家庭照片进行训练,让训练者回忆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等细节。
(三)故事编织记忆
具体操作:给出3~5个看似无关的词语,如“月亮”“火车”“书包”“小狗”,让训练者在1分钟内将这些词语编成一个连贯的故事。随着训练进展,增加词语数量至6~8个。
训练效果:提升语言记忆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锻炼大脑整合信息的能力,促进大脑不同功能区域协同工作。
温馨提示:鼓励训练者发挥想象力,故事内容越生动有趣,记忆效果越好。
(四)生活场景模拟
游戏设计:模拟购物场景,列出购物清单,如“鸡蛋、牛奶、面包、牙膏”,让训练者“购买”物品后,回忆遗漏的商品;或模拟出行场景,说出从家到超市的路线及沿途标志性建筑。
实际意义:将记忆训练融入日常生活,增强训练者对现实场景的记忆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注意事项:场景设置尽量贴近训练者的生活经验,便于其理解和记忆。
三、记忆训练游戏的实施要点
(一)个性化训练方案
根据训练者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制定专属方案。对于初期训练者,从简单的数字记忆、图片识别开始;随着能力提升,逐步增加游戏难度和复杂度。
(二)规律训练与适度原则
建议每天进行2~3次训练,每次15~20分钟,避免大脑过度疲劳。训练过程中密切关注训练者的情绪和状态,若出现烦躁、抗拒等情况,及时调整游戏内容或暂停训练。
(三)积极正向反馈
在训练过程中,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如“你做得非常棒”“这次比上次进步很多”,增强训练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也可设置小奖励机制,如完成一定训练目标后,给予喜爱的零食或小礼品。
认知障碍的记忆训练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充满趣味性的记忆训练小游戏,不仅能有效锻炼记忆力,还能为训练者的生活增添乐趣。在家人的陪伴与鼓励下,坚持进行记忆训练,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若发现认知障碍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配合专业治疗。
(单位:广安市人民医院,省市:四川省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