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易文燕
近期,一种名为“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的药物在名人效应和社交媒体助推下,俨然成了减肥领域的“明星”。朋友圈里频频刷到“轻松月瘦十斤”的分享,然而,当无数人满怀期待将其奉为“减肥神药”时,药师和医生们不得不敲响警钟:这些名为GLP-1受体激动剂的药物,远非“想吃就吃”的减肥捷径,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药学原理与不容忽视的用药风险。
一、 “神奇”背后的科学:不只是“管住嘴”
GLP-1受体激动剂的神奇之处,源于它巧妙“借力”了我们身体内一种天然存在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进餐后,肠道会分泌GLP-1,它如同一位精明的指挥官,在体内启动多重关键行动:给胰腺的指令——多产胰岛素;给肝脏的指令——少释放糖分;给大脑的指令——饱了,停下;给胃的指令——慢一点。
当科学家们成功研制出能模拟并长时间发挥GLP-1作用的药物(即GLP-1受体激动剂)时,它们最初被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正是着眼于其卓越的降糖能力。然而,其强大的“控食欲”和“延缓胃排空”作用,在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显著的“副作用”——体重减轻。正是这一“副作用”,在当下对“瘦”的极致追求中被放大,直接点燃了将其用于减肥的全球性热潮。
二、 “减肥适应证”:并非人人适用的绿灯
必须明确的是,目前在我国,并非所有GLP-1受体激动剂都被批准用于单纯减肥。以最受关注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为例,其在国内获得正式批准的适应证仅为:
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风险。
对于肥胖或超重适应证,国内相关研究及审批程序正在进行。这意味着,目前在国内,纯粹为了减肥而自行使用司美格鲁肽等GLP-1药物,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发布提醒,强调此类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照批准的适应证使用,健康人群盲目跟风用于减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三、 热潮下的暗礁:不容忽视的用药风险
将GLP-1受体激动剂视为“轻松减肥神器”,是对其潜在风险的严重低估。其常见副作用已足够影响生活质量:胃肠道反应如同“大军压境”、食欲“跌入谷底”。更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虽不常见但后果严重的风险:甲状腺C细胞肿瘤的“潜在疑云”、胰腺的无声警报、胆囊相关疾病的“罢工”风险、血糖的“过山车”、肾脏的额外负担、心跳的异常节奏、视力的模糊困扰、未知的长期答卷,超长期影响(如十年、二十年),科学界仍在密切观察研究中。
四、 理性之选:在专业导航下安全前行
面对GLP-1受体激动剂的减肥热潮,保持清醒和理性至关重要:
1.破除“神药”迷信:它绝非无代价的魔法针。效果因人而异,副作用普遍存在,严重风险虽概率不高但后果严重。
2.处方药的红线:这是严格的处方药。任何使用都必须在医生全面评估后,确认潜在获益大于风险,才能谨慎启动。绝对杜绝自行购买、网络代购或非正规渠道获取。
3.医患合作的航程:使用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按时复诊,及时报告任何不适。
4.生活方式是基石:无论是否用药,健康饮食、科学运动、良好作息永远是体重管理和整体健康的根本。
GLP-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治疗领域无疑是重大突破,其在肥胖症治疗中的潜力也正被科学严谨地探索。然而,当它被卷入非理性减肥的洪流时,“神药”的光环掩盖了其作为强效处方药的本质和风险。药学真相的核心在于:世上没有完美的“神药”,任何药物都是双刃剑。在追求健康体重的路上,请务必尊重科学,敬畏风险,让专业医生成为您用药安全的守门人,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您最坚实的基石。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热潮中保持清醒,在获益与风险间找到真正安全有效的平衡点。
(单位:贺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