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覃后述
高血压脑出血,堪称一种极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它宛如一颗隐匿在体内的“定时炸弹”,毫无预兆,随时可能突然引爆,给患者带来极其致命的威胁。一旦发病,往往会对患者的身体机能、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因此,深入了解并积极践行如何预防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对我们每个人守护自身生命健康而言,实在是至关重要 。
控制血压是关键
血压长期处于高位是引发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原因。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当血压经常高于这个范围,脑血管就会承受过大压力,久而久之,血管壁变得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要控制好血压,首先要定期测量血压。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增加测量频率,最好每3~6个月测量一次。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才能尽早采取措施。
一旦确诊高血压,就需要积极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千万不能自行停药或换药,以免血压波动。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也不可或缺。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少吃加工食品、腌制食品等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钾的食物,有助于促进钠的排出,降低血压。增加钾的摄入,可通过食用香蕉、土豆、菠菜等食物来实现。
适量运动对血压控制也有很大帮助。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哑铃、俯卧撑等。运动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戒烟限酒也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酒精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弹性。戒烟和限制饮酒能有效减少对血管的损害,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关注其他危险因素
除了血压,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增加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
高血脂就是其中之一。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过高,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些斑块会使血管腔变窄,影响血液流动,增加脑血管破裂的风险。要预防高血脂,就要控制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同时,加强运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
高血糖同样不可忽视。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增加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概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定期检测血糖,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对于预防高血压脑出血至关重要。
肥胖也是引发高血压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容易引起血压升高。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体质指数(BMI)的正常范围是18.5~23.9kg/m²,可通过计算自己的BMI来了解体重是否正常。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对于预防高血压脑出血非常重要。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打乱身体的生物钟,导致内分泌失调,血压升高。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焦虑。长期的精神压力会使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导致血压波动。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听音乐、旅游、瑜伽等。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能减少对血压的不良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血压瞬间升高,增加脑血管破裂的风险;头部受到撞击可能直接损伤脑血管,引发脑出血。进行运动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注意保护头部安全。
高血压脑出血的预防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控制好血压,关注血脂、血糖、体重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风险,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共同守护生命健康。
(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