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启俊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有人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却笑着说“老鼻炎了,小毛病”;换季时,被鼻塞折磨得睡不好。鼻炎,这个看似普通的“小毛病”,实则影响着超半数国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打败它,别再让它悄悄偷走你的健康!
一、鼻炎,不是“鼻子发炎”这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鼻炎就是“鼻子里有炎症”,其实它的门道多着呢!从医学角度看,鼻炎是鼻腔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分这几类:
(一)过敏性鼻炎:“过敏体质”的噩梦
敏性鼻炎罪魁祸首是“过敏原”,身体把这些无害物质当成“敌人”,免疫系统疯狂攻击,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亢进。
(二)慢性鼻炎:长期“堵”出来的问题
经常感觉鼻子不通气,鼻涕发黄、黏稠,还总擤不干净?这可能是慢性鼻炎在作怪。长期感冒不根治、鼻腔结构异常(比如鼻中隔偏曲),可能从“急性”拖成“慢性”,慢慢变成鼻腔里的“顽疾”。
(三)鼻窦炎:比鼻炎更“深”的炎症
鼻窦是鼻腔周围的4对“小空腔”,一旦鼻炎没控制住,炎症就会往鼻窦里钻!鼻窦炎患者不仅鼻塞、流涕,还会头痛欲裂,甚至连牙齿都跟着疼。更麻烦的是,鼻窦炎容易反复发作,变成“慢性鼻窦炎”,治疗周期更长。
二、鼻炎的“隐藏伤害”,远超你的想象
别以为鼻炎只是“鼻子不舒服”,它带来的连锁反应,能悄悄“袭击”全身:
(一)拖成“呼吸杀手”:影响睡眠与大脑供氧
严重鼻塞时,你是不是会不自觉用嘴呼吸?鼻腔堵塞,大脑缺氧,白天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党影响学习,上班族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开车时都可能因缺氧犯困,引发危险。
(二)变成“五官炸弹”:连累眼睛、耳朵
鼻腔和眼睛、耳朵通过“通道”相连,鼻炎炎症很容易扩散!过敏性鼻炎患者常伴有“过敏性结膜炎”,眼睛红肿、发痒、流泪;鼻窦炎患者则可能引发中耳炎,耳朵闷胀、疼痛,甚至听力下降。临床统计,超30%的慢性中耳炎与鼻窦炎相关。
(三)诱发“全身炎症”:成为疾病“导火索”
鼻腔黏膜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一旦防线崩溃,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还可能增加鼻息肉、鼻腔肿瘤的风险,让小毛病变成“大隐患”。
三、科学应对鼻炎,这几招才管用
想摆脱鼻炎困扰,得用“科学组合拳”:
(一)先搞清楚“敌人是谁”:查过敏原+精准避护
过敏性鼻炎患者,第一步要做过敏原检测(抽血或皮肤点刺),“避”开过敏原:花粉季少出门、戴口罩;家里定期除螨等。回家及时换衣服、清洗鼻腔,减少过敏原残留。
(二)规范用药:听医生的,别自己停药
过敏性鼻炎:轻度患者用抗组胺鼻喷剂(如氮卓斯汀)快速缓解症状;中重度需用糖皮质激素鼻喷剂(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坚持用2~4周逐渐减量。口服抗组胺药,缓解全身过敏反应。
慢性鼻炎、鼻窦炎:先解决病因(如矫正鼻中隔偏曲),再用生理盐水洗鼻清洁鼻腔,配合鼻用激素、黏液促排剂,严重时需用抗生素(但必须遵医嘱)。
(三)日常养护:把鼻腔“养”健康
洗鼻是基础:每天用生理盐水洗鼻1~2次,冲走过敏原、细菌和黏液,减轻黏膜负担。注意用正规洗鼻盐和洗鼻器,温度控制在37℃左右,别用力过猛损伤鼻腔。
增强体质是关键:过敏体质本质是免疫力失衡,多运动、补充维生素、规律作息,提升身体抵抗力。
环境优化:家里装空气净化器,过滤花粉、尘螨;太干燥或太潮湿都不利鼻腔健康;避免吸烟和二手烟,减少化学刺激。
五、这些情况,别犹豫!赶紧就医
鼻炎不是“忍忍就好”,出现这些信号,必须立刻看医生:鼻塞持续超过2周,用通鼻药也不管用;鼻涕带血、嗅觉突然减退,听力下降;长期用嘴呼吸,出现腺样体面容。记住,鼻炎早治是“小问题”,拖成慢性病就是“大麻烦”!
鼻炎看似是鼻子的“小炎症”,实则关联全身健康。别再把它当“小毛病”,用科学方法诊断、治疗、养护,才能真正摆脱困扰!如果你或身边人被鼻炎折磨,分享这篇文章,一起守护鼻腔健康,别让小问题拖成大遗憾。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