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糖尿病护理全攻略:血糖管理不只是吃药那么简单
2025-03-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567

撰文/黄艳兰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正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按时吃药就能控制好血糖,然而,血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远不止吃药这么简单。全面且科学的糖尿病护理,对于稳定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认识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而导致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身体各个器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眼部病变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略有不同,但都需要精心护理。

二、饮食护理是基础

1.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活动量等因素,计算出每天所需的总热量。休息时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25~30千卡热量,轻体力劳动者需要30~35千卡,中体力劳动者需要35~40千卡,重体力劳动者需要40千卡以上。热量分配要合理,碳水化合物占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5%~20%。

2.并非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不利于血糖控制。应优先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豆类等。这些食物消化吸收相对缓慢,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而要减少精制谷物(如白米饭、白面包)和糖果等高糖食品的摄入。

3.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少吃动物油、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多摄入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等,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4.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和食量,有助于稳定血糖。建议少食多餐,将每天的食物分成5~6餐,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三、运动护理不可少

1.有氧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也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上肢力量练习,或进行平板支撑等锻炼核心肌群,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降低血糖。

2.避免在空腹或血糖过高时运动,以免引发低血糖或加重血糖波动。一般建议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此时血糖较高,运动能更好地发挥降糖作用。

3.运动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如活动关节、慢走几分钟等,预防运动损伤。随身携带一些含糖食品,如糖果、饼干等,以防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同时,穿着舒适的运动鞋和运动服装,确保运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四、药物治疗与监测

1.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如磺脲类药物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双胍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等。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2.患者可以使用血糖仪在家自行测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一般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小于10.0mmol/L。定期到医院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该检测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目标值一般控制在小于7%。

五、心理护理同样重要

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与疾病作斗争,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患者要学会调整心态,正视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家属和朋友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六、日常细节需关注

1.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减退、血液循环不良,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足部溃疡、感染,甚至截肢。每天要检查双脚,查看有无水泡、伤口、红肿等异常情况。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穿太紧或太硬的鞋子。

2.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减少眼部疲劳。如果出现视力模糊、眼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3.高血糖会使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患者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服。避免皮肤受伤,一旦出现皮肤破损,要及时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糖尿病护理涵盖了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心理调节以及日常细节等多个方面。血糖管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全面的护理,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享受健康、有质量的生活。

(单位:玉林市退役军人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当渐冻症患者用大脑 “点” 开 iPad,我们离 “心灵感应” 有多远?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推荐阅读
贾伟平院士:警惕糖尿病年轻化趋势
2025-07-29 科普时报
做“足”功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2025-06-24 科技日报
吃饱吃好不升糖!糖尿病患者专属饮食解决方案
2025-05-26 北京积水潭医院
血糖检测不仅用于糖尿病:如何通过血糖监测预防慢性病?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